第161章(第3/5页)

能让凌普磕头吃瘪的,这世上还真数不出来几个,个个都是他要恭敬着的主儿。

于是,马进良就火速带人来了。

果然是他必须要恭敬着的人。

这位主儿要是在他的地盘上掉一根毫毛,两王府能生吞活剥了他。

讷尔特宜给马进良做了介绍,马进良一个利索的千儿礼下去,恭敬请安道:“奴才马进良给德公爷请安,德公爷吉祥。”

德亨双手将马进良托起来,客气笑道:“马提督有礼,今儿不是在京里,您不必如此客气。”

马进良笑道:“应该的,您来咱古北口,古北口上下蓬荜生辉,是奴才怠慢了。”

德亨:“我就是路过,明儿还得赶御驾,本打算歇一晚就走的,并不想兴师动众。”

马进良忙道:“明白,奴才这就让人散了去……”

提督全称提督军务总兵官,是地方绿营最高武官,官阶从一品,完全可以称的上封疆大吏。

马进良是这古北口的提督,就是这古北口上下内外一把手。

康熙帝几乎每年都要从这个古北口走个来回,马进良不将这古北口全掌握在手里,并打理的宽严有度,井井有条,他早就被换下来了。

马进良是这古北口一把手中的一把手,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一把手带着绿营官兵们浩浩荡荡的来了,听戏的百姓们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捉拿什么要犯呢,福寿班和福喜班的班头们也战战兢兢的在旁候着,百姓们可以抬脚离开,他们的戏班子还在这里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他们看了一会子,见原来不是犯了事儿,是来叩见贵人的,不由将这心给放了下来,又开始希冀,要是贵人能听他们唱一出就好了,也给他们的戏班子贴贴金不是?

官兵除了留下护卫的,都撤的撤,散的散,马进良请德亨去提督衙门安置。

德亨笑道:“您的提议本公心领的,本公已经有了下榻处,今夜就动弹了,今儿难得的热闹,”又凑近马进良小声道,“我打小儿头一次出京,就想呼吸一下这市井的烟火气,加之有朋客作伴,就不挪窝了。”

马进良能明白德亨的心情,贵人都这样,平日里被伺候的烦腻了,就想如寻常百姓一般,四处走走,没人管着,觉着舒坦。

马进良就道:“既如此,奴才做好守卫,您尽管在这里乐呵。”又吩咐两个班头,道:“今儿把你们的绝活儿都露出来,公爷满意了,本官重重有赏。”

两个班头忙上前叩首,指天发誓的要将自家绝活都露出来,定不会让德公爷失望。

又跟胡贾科夫和喀尔喀的蒙古人点头致意,马进良就离开了。

德亨使了个眼色,陶牛牛去替德亨送马进良。

德亨让两个班头起来,安抚了几句,让他们继续唱戏,百姓们都还等着呢。

两个班头刚打算要不要各自戏班的角儿出来给德公爷磕个头,就见讷尔特宜和那个“贵妃”拉拉扯扯的过来了。

讷尔特宜满脸赔笑,那个“贵妃”爱答不理的,讷尔特宜去扯人家袖子,人家就将那水袖一扬,抽了讷尔特一脸巴子,偏讷尔特宜不以为忤,拽住人家金贵的水袖就朝德亨这边拉。

跟拉个水牛似的。

见德亨看过来,“贵妃”老脸一红,当然,他脸上画着精美的油彩,本来就是红的,德亨根本看不出来本人的脸皮是不是红了,但他神态灵动娇羞,德亨就猜,若是没画油彩,这人的脸也应该是红的。

“贵妃”一甩水袖,双手交叠在腰侧,盈盈下拜,端端正正的行了一个福礼。

讲真,这女性/福礼,行的是真好看啊。

德亨眨巴了下眼睛,去看讷尔特宜:怎么,换人了?我记得你以前热的是一个叫静官儿的?

讷尔特宜笑嘻嘻给德亨介绍道:“没见过吧,这个,就是我跟你说的静官儿。”

德亨脱口而出:“静官儿不是荣喜班的?”

他可是才听范万里说了,今晚在此摆场唱戏的,分别是福寿班和福喜班,两个班头打擂台,要争出一个头名呢。

讷尔特宜笑道:“荣喜班不好听,现改了个名儿,叫福喜班了。”

德亨恍然大悟,“哦哦”点头,忙用扇子托了一下,道:“快免礼。”

人家这扮相娇娇柔柔的,德亨可不敢去碰他,怕唐突了。

讷尔特宜伸手去扶,静官儿闪了一下,低着头不言语,不知道是不是不高兴了。

德亨也觉着讷尔特宜太失礼了,这么多人看着呢,尤其是有身份比他高的人在场,当着自己的面儿,和人家拉拉扯扯的,就跟宣誓主权似的,任谁都不会高兴的。

德亨还记得有谁跟他说过,这个静官儿是个清高自持的,等闲人都约不着他,如今看来,果然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