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5/5页)

这些人都是实实在在的出了力的。

按劳所得,你干的多,出的力多,你就能多拿。

要不然,雅尔江阿和衍潢不会轻易将手里攥着的股份分给他们,让他们享如今的尊荣。

最后,当初许下的香饵切切实实的落入了宗室们的嘴中,吞吃入腹,他们自然会全力守卫这个聚宝盆,并如守财奴一般排外、吝啬,甚至是不讲道理。

他们会尽心竭力的维护整个宗室的利益,外藩蒙古对上他们,那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既不知道从哪里咬,也不敢真咬下去。

康熙帝对此是乐见其成的,对蒙古,不仅要优抚,还要威震,如今承德织造局又拿捏住了蒙古草原的经济命脉,这块北方后盾,这条他经营了近三十年的北方长城,才算是固若金汤了。

而且,对宗室,康熙帝已经有了另外一个打算,就是削减户部供养宗室的银两,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如果户部将从供养宗室皇亲这个大窠臼里解脱出来,届时,户部乃至整个清廷朝局,都会有新的局面打开。

当然,这都还是想法,是打算,找什么样的时机落实,以及什么时候落成,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但肉眼可见的,如果整个皇家宗室甚至是皇室宗亲都要靠着这个织造局吃饭,那承德织造局的门槛只会更高、更铁。

有这样的底子在,可以想见,能进入织造局做工,甚至还能压某些宗室一头坐上高位的人,都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关系。

所以,月兰一直在强调,承德织造局不是那么好进的,根源就在这里。

也只有这样的配置和门槛,才能在说拒绝的时候,不让被拒绝的蒙古王公们真的翻脸。

平等地位之下,才会有平等交易的买卖。

德亨几人在月兰的带领下,一路从洗部,看到最后的织部,其中各环节的设置和把控都让人大开眼界,这些王公子弟们,只见过自家部族内部是如何分工的,从来没有见过已经属于工业生产范畴的流水线式分工。

但无疑的,织造局能在有限的人工基础上,源源不断的产出羊毛布匹,这本身就说明了这种分工的优越性。

月兰在饭厅里招待几人用餐,道:“留在局内做工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都游走在外,有的在草原上收羊毛,有的在江南购买生丝,还有的在大同、芦州等地采买生碱和盐、染料等物,人多着呢。”

罗布藏喇什就道:“为了能让织造局收购更多我们右旗的羊毛,就在今春,父王下令,在王府不远处建了十来间砖瓦房,专供你们织造局的人去了吃住用。”

月兰笑道:“这可不就方便多了,有了房子吃住都方便,我们的人去了,也能多待几天不是?”

罗布藏喇什点头,道:“我来热河前,那房子里还有人在住呢。”

月兰:“那是常驻的,你们牧场大的很,有的离得远的牧民赶不上我们收毛大队,落下岂不是可惜了,有了常驻点,他们不管什么时候去,只要是羊毛,我们都收。”

罗布藏喇什点头:“就是价格会有不同,牧民们都很有意见,明明都是羊身上的毛,为什么要分出个三六九等的。”

月兰:“人分三六九等,羊毛自然也是……”

乌苏苏问罗布藏衮布:“你们旗里也有织造局常驻点吗?”

罗布藏衮布笑道:“当然,第一年就设了,就在公主府内。”

乌苏苏:“……哦。”

敏珠尔喇布坦:“回去我就跟母亲说,在咱们的公主府里也设一个。”

乌苏苏犹豫:“……这得父王和族老们同意吧?”

敏珠尔喇布坦:“我去跟父王说,一定能行的。”

乌苏苏忙道:“我跟你一起。”

德亨看着兄妹两个,若有所思,与端敏公主和荣宪公主在部族内的强势话语权不同,端静公主在喀喇沁部族内,似是稍有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