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4/4页)

弘晖无所谓道:“没有就没有了呗,反正等到冬天,葡萄牙商船来了,你就又重新有了。”

说到葡萄牙商船,德亨不由笑道:“跟你说,皇上已经下旨给海南官员,让其极力栽培、种植橡胶树苗了,等这些树苗长成大树,咱们就不愁橡胶用了。”

弘晖高兴道:“那感情好,你的目的算是达成了。话说,这次你怎么想着将车子献给皇上呢?就不怕如上次一般,只用了半天,那个轮胎就漏气了?”

德亨:“这次硫化过的橡胶比上次更好,而且,我也是不得已,我手里橡胶不多了,要是错过了这次,那就是错过了一年呢,而且,我应该拿出一些成果来给皇上,说不定皇上就允了呢。果然,他允了。”

橡胶树少长一年,那就是耽搁一年,德亨要是手里还有更多的橡胶可供他实验,他也不会这么快就将成果拿给康熙帝的。

毕竟,实验出稳定成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索性,只是轮胎而已,不涉利益与其他,只相关皇帝的喜好,好与坏,快与慢,只要皇帝能承受即可。

德亨问道:“德隆昨天回圆明园了没?我昨天只想着实验了,没顾的上其他。”

弘晖摇头,道:“这几天他轮休,他应该在京和学生们一起过的节吧。”

这两年,德隆变的十分好学,不当值的日子,他就泡在俄罗斯学馆里学习,不拘是语言还是其他,只要是学馆里教的,他都学。

康熙四十八年使团回归那次,俄罗斯学馆在翻译方面出了大力,康熙帝十分满意,特地告谕八旗子弟,凡是有意愿者,都可以入学馆入学,凡入学者,每月可从学馆领二两银子做学资。

都赶上一个宗室闲散子弟的月银了。

这下好了,八旗当中,是个人都想入学馆,德亨冷笑,哪有那么容易,那是我培养人才的学校,岂能容尔等不知所谓的染指。

当即奏报康熙帝,未免良莠不齐,败坏学馆风气,出现混拿银子的现象,凡入学者,必须参加入学考试,至于考什么,需由他这个名义上的管长出卷。

当时因为这件事,德亨差点引起八旗众怒,还是康熙帝下旨,让马奇起复,负责俄罗斯人商贸彼得大帝下了大笔订单和学馆之事,才将德亨脱开身来。

虽然德亨最后脱身了,但入学考核的卷子,还是德亨出的,康熙帝批复的,马奇具体执行的。

所以,虽然闹了这么一场,德亨丁点事儿没有,反倒是暴露了八旗子弟不学无术现状,这让康熙帝很不满,开始有了设办八旗宗学的打算。

设办八旗宗学的差事,康熙帝交给了胤祹,带着宗室子弟去办,胤祹在宗室可谓毫无威望,这则差事吧,办的让康熙帝很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

老三、老四各有差事,老五不学无术,老七心软良善,老十三……

不交给老十二去办,难道要交给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几个吗?

想来想去,除了胤祹,康熙帝竟无人可用了。

若是雅尔江阿没有胤禩那一出,他应是办宗学最好的人选,他原本就是宗人令。

德亨对这个宗学无感,诚然,大浪淘沙,几万八旗子弟中,总能出一个良才,但这出良才的效率也太低了,指望宗学出良才,还不如他自己培养他想要的人才。

自从分府之后,德隆就变的更加刻苦学习,和德亨一起听大儒读书,也没有那么不情愿了,当值的时候,也变的手不释卷起来。

简直变得都不像是德隆了。

与德隆不相上下的,是阿尔松阿。

两兄弟就跟飚上劲儿一般,不是比学馆考试成绩,就是比武艺拳脚,总想着要压对方一头。

让德亨感觉莫名其妙同时,又认为不是坏事,学习总是一件好事。

德亨咳声道:“他是不是傻了,今年大选,皇上一定会给他指嫡福晋,他不来找额娘打听,他是不是傻?”

康熙帝已经下旨,康熙五十年,采选八旗秀女,充任皇子、皇孙等嫡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