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2/4页)

但“效死”嵩祝就没事儿了,嵩祝是奉天将军,他本身就受他管辖,听命与他,为上官效死是应该的。

但是,他随时可以改换阵营。

嵩祝亲手将他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年轻人,好好干,干好了,有赏!”

这语气,这态度,就跟打发奴才一般。

若是以前,郑尽心定一口啐他脸上,但现在,包括他身后的那三个亲随,都心下当他是放屁,面上恭敬的不能再恭敬了:

“谨遵命。”

德亨垂着眼眸看手上的茶盏,耐心等着坐下两人表演,等差不多了,就抬眸笑道:“你们主属其乐融融,倒显的我这个闲人多余了。”

嵩祝忙告罪,德亨笑问道:“将军有什么军务,可一并分派给郑千总,我还有事儿要他去办。”

嵩祝能有什么军务,建盛京水师的事儿他一窍不通,也只是说些车轱辘的废话罢了,听出来德亨有赶客之意,他就随口说了两句,告辞了。

等他一走,德亨端坐的腰都塌下了,与此同时,郑尽心等也都松了口气,双方对上视线,俱都笑了起来。

德亨笑道:“看来,你这几日进益千里,会涵养了。”

郑尽心真诚道:“看到您都不得不将那位如兰姑娘收下,属下就知道,要恭敬,要隐忍。”

德亨似真似假告诫道:“可别到最后,和光同尘了。”

郑尽心心下一凛,郑重道:“属下定会时时警醒,建好海军,助主上完成大业。”

德亨扶额:“什么大业不大业的,可别说了,我听着尴尬的很。”

听着就很像反派好不好?

郑尽心和他手下的人虽然不明白德亨为什么会尴尬,但德亨这副避之不及的态度很有趣儿,就都笑了起来。

笑完,郑尽心话入正题:“主上,属下有个想法,还请主上定夺。”

德亨:“说来听听。”

郑尽心道:“主上以为,建盛京水师,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德亨:“钱粮?”

郑尽心:“不,是人手。”

德亨:“若是没有钱粮,如何招募人手,训练水师?”

郑尽心道:“只要有人,而且是立即可用之人,钱粮自可源源不断。”

德亨挑眉:“你的意思是?”

郑尽心真诚道:“主上,之前□□越四省剿水匪,并不只有我郑尽心,还有很多同道。”

德亨点头,道:“是还有很多人,怎么,你要将他们都招到你的麾下?”

郑尽心摇头道:“不。四省捕捉的那些水匪,的确有很多杀人越货、掳掠百姓、十恶不赦、臭名昭著之人,那些才是真正的海盗,我等不屑与他为伍,朝廷将其剿杀,实为为民除害。但是,这些人,只是十之一二而已,多数,都是海上漂泊,无家可归的渔人,他们虽然都是打鱼散户,但水上功夫了得,若是就这样剿杀、流放,太过可惜了。”

德亨:“你是想让皇上将你所说的这些散户赦免,然后招至你麾下?”如果真如郑尽心所说,那这些渔人,的确是现成的水师人选。

郑尽心:“是,也不是。”

“皇上已经赦免了我等,现在又允许我等建水师,若是事事都要皇上操劳,我等也太没用了。我的意思是,无需赦免,只要将这些人流放至此,充军即可。”

其实郑尽心的想法是,请示来请示去的太费时费力了,而且,人心难测,尤其是官场凶险腐败,他现在也算见识到了,他怕中途生变,有人在其中作梗,将这些人给杀了,或者皇上直接不同意他用“海盗”冲当水师的主意。

而且,如果将那些渔人和被波及的沿海百姓赦免了,故土难离,那些四省之人,未必会愿意来北方,给鞑子做事。

充军就不一样了。

将人都充到这里,他再出手“救助”,人心就齐了,好办事。

这些弯绕心思,他本可以都跟德亨说,但莫名的,郑尽心就是不想让德亨知道,自己是个擅算计、有这种捡便宜心思的人,他更想让德亨以为他是个正直、忠诚、可信的耿直之人。

德亨也的确没想到这些,只是提醒他道:“若是充军而来,那就是军奴,不算建制之内,你可是领不到军饷的,还要养活他们,你钱粮哪里……”说到这里,他恍然大悟,道:“你莫不是想要继续做海上生意吧?”

郑尽心点头,道:“正是如此,继续海上生意,一来可以为军中赚取一份军饷,二来,可以吸引属下以前故交来此,他们,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水师。”

“主上曾经提醒属下,切记独木难支,属下在海上纵横二十余年,一些人的品性、才能属下深知,若是能将这些人招安,何愁水师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