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鄂方要求中方不给除了鄂方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提供JS支持,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能够尽快结束谈判,中方也做出了让步,给了鄂方1个免JS提供名额。

意思是, 你说个国家名字出来,中方不给这个国家提供JS支持。

在阿灵阿等人看来,这纯属天方夜谭,什么提供JS支持, 这从何说起?

他们八旗子弟已经多到可以给野蛮人提供JS支持了吗?

他们虽然想不明白,但已经懂得闭嘴了。

对德亨的退让,伊凡他们是松了一口气的,他们已经见识到了德亨的强硬态度,以及,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次谈判,对中方来说, 其实没有必要, 所谓的各种赔款等,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方法获得, 这对德亨来说,其实并不难。

所以,伊凡从1个免供名额,增加到了5个。

就这个名额的确定,伊凡和德亨两个人拉扯了一整天的功夫,最后确定到了2个。

不过有限制说明。

这2个名额, 是机动可变的。

中方, 不得同时对鄂方“要求”的两个国家提供JS支持, 这两个国家, 今年可能是S和G,明年可能是D和N,后年可能是E和F。

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的名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其实变相的变现了那条“中方不得为非鄂方国家提供JS支持”的条款。

因为,鄂方总不能同时与超过两个国家开战吧?

是个脑子的都不会让自己国家的均是陷入这样必杀的局面。

但是对中方来说,这一条条款其实不存在。

因为欧洲国家很多个啊,我不给这两个提供,可以给其他国家提供嘛,至于其他国家要做什么,可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以及,中方离欧洲实在是太远了,这又不是飞机、高铁时代,基本上可以做到物理隔离了。要是有了新式武器,自是要先供给自家军队,在有了更优秀的更新换代品之前,自是要将自家的要捂的牢牢的,绝对不能以任何途径大批量泄露出去。

那是资敌。

若是资助,也得是淘汰掉的那些。

一直以来,德亨虽然人在极北之地,但其实,他的眼睛一直放在东南沿海、岛屿、海峡,甚至是印度这是一个大航海时代而不是西伯利亚和鄂方。

他在北方,是为了利用各种自然、政治、身份等便利条件,积蓄中国的航海力量,而不是和鄂罗斯掰手腕的。

尚且不到掰手腕的时候。

他可以和S结盟,曲折的提供一些声势、站台甚至是商贸上的一些资助,你要说为S提供武器,不大可能,这更像一个吊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

所以,在当下来说,这条条款意义不大。

但让现在还未弱冠的德亨想不到的是,他以后不仅会主宰自己的国家,还会主宰新时代的世界格局,他签订的条约,定下的规矩,被后世奉为准则,轻易不得改变。

以至于在科技萌芽并飞速发展的一百多年以后,这条条款成为勒紧华夏对外战略的绳索,华夏国人为了解除这条条款,被动引发了席卷全世界的中、鄂大战。

奠定了近代世界格局的基础。

德亨给华夏奠基的血条实在太厚了。

尽管在百多年后的中方,没有出现德亨这样惊艳历史的人物,但华夏人仍旧在世界战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且,将动摇国本、在东西方之间反复横跳的反动分子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举清洗掉,组建了大一统、不可撼动、以汉人政权为主导的、崭新的新中方。

也算是福祸相依。

德亨作为老祖宗,给华夏奠定了偌大的版图,子孙后代站在他的肩膀上,称霸全球,纵横无敌,无意间留下一两个麻烦,不但不让人遗憾生恨,反倒让人津津乐道。

纵观华夏古今,享受如此待遇的,也就一个始皇帝了。

德亨不知以后,他现在是轻松且暗自高兴的,除了终于完成谈判之外,他已经收到了关于卓克陀达的消息,知晓她现在和土尔扈特部的人在一起,并没有遇到所谓的去“请”她去圣彼得堡做客的鄂螺丝人。

就像马奇他们猜测的一样,在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离开托博尔去圣彼得堡的第二天,卓克陀达就脱离了加加林留下的明为护卫实则监视的卫兵。

她当然不会想到后续发展,她只是觉着时间宝贵,停留在托博尔太过浪费时间了,谁知道加加林会什么时候回来,以及,回来后能不能带来她想要的消息。

该做的已经做了,留下几个等消息的人,她就带人离开了托博尔。

就像她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也悄无声息。

离开托博尔后,她有两个意向,一个是沿着鄂螺丝的商路去和月兰会和,另一个是继续向西,沿着鄂螺丝的另一条商路去土尔扈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