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第3/3页)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德亨这个中心点。

他之所以避府不出,是因为任外面风云变幻,他都能稳坐钓鱼台。

隆科多拳头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有些下不来台。

德亨像是没看到一样,呷了口茶,慢悠悠回忆往昔:“前儿个我与弘晖叙旧,说起小时候,他还跟我说,当年多亏了你宵禁纵马,相助与我,送得良药,及时救了他一命,要不然,哪里能有他现在呢?”

“还跟我说,佟大人奉命唯谨,刚正不阿,让他想亲近都不能,呵呵。”

隆科多面色逐渐缓和下来,没错,他跟这两个小辈,渊源就是从那一夜起的。

不由也感慨起来,道:“一眨眼,你们都长这么大了,能独当一面做事了,你回头跟他说,有时间来找我喝酒,我必应承的。”

德亨笑道:“那我可真跟他说了?您可别到时候不认账,将他给赶出来了,他现在可是丢不起人了。”

隆科多哈哈大笑,道:“放心吧,我隆科多说话,必作数的。”

德亨要宴请隆科多,被隆科多拒绝了,人家家里正守孝呢,他留下来,也只能吃席素斋罢了,没意思。

这件事情,隆科多到底没有报去康熙帝那里,人情,自是由弘晖给德亨担下了。

但这件事并没有完。

自从去年开始,朝廷有报,说山东、江浙私盐泛滥,康熙帝也下旨严查,这不,因为年前那起子灾粮贪墨案,康熙帝派出了大量户部、督察院官员南下查案,私盐案也有了眉目了。

有盐贩供称,前海运总督德亨允了小民商贾,可不经盐引,围盐田,晒取海盐,获卖与海运总督衙门,或小额出售给庶民。

海运总督衙门到底收到了多少海盐他们不得而知,但此举,让山东、江浙私盐泛滥却是真的,如今罪魁祸首已经找到,请皇上裁决。

康熙帝没有裁决,他让德亨在家写辩折。

事情还没有完。

去年十月份,台湾先是有朱一贵谋反,后又有台风过境,官兵商民,损伤无数,当时康熙帝就将这顶帽子扣在了当地地方官的头上:

前朱一贵等谋反,大兵进剿,杀戮颇多。今又遭此风灾……总因台湾地方官,平日但知肥己,刻剥小民,激变人心,聚众叛逆……上干天和,台飓陡发,倒塌房屋,淹没船只,伤损人民,此皆不肖有司贪残所致也!

现在,朱一贵等反贼捉住了,朱一贵乃称,他乃海运总督招安部下,非是反贼。

朝廷抓错人了。

德亨招安海匪这是有前科的,先是郑尽心,后支持郑尽心搞了一个什么海盟会,尽收汪洋大盗于麾下听用。

好了,端平贝勒,您出来说一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