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第3/5页)

大朝会早就散去,允址和雅尔江阿他们久等德亨不到,也在天黑前出宫了,弘晖提出亲自去找德亨,也被雍正帝否决,就让他在养心殿安心等。

养心殿里灯火通明,德亨一进来,雍正帝就挂在鼻梁上的眼镜片上方打量他,见他身上、靴子上沾满了泥土,就问道:“你这是打哪儿来的?”

又示意允祥坐下。

德亨见礼,道:“这两天没事,儿臣就带着弘旦、永华、永璋他们去京郊春耕去了。”

雍正帝放下笔,说德亨道:“你倒是逍遥快活,”又说弘晖:“他带着永华和永璋出城,你这个做阿玛的竟然不知道。”

在德亨的国公府上没找到人,传旨侍卫们兵分两路,一路根据国公府的消息,出城去找德亨,一路回宫复命。

所以,雍正帝其实已经知道德亨带着府上几位小爷出城巡视春耕去了。

他先是问德亨去做什么去了,德亨如实回答,剩下的对弘晖说的话,就更像是一种调侃。

自家儿子的去向你这个做阿玛的都不知道,心是真够大的。

弘晖也再次解释道:“儿臣整日忙于公务,无暇教导永华和永璋,就将他们放德亨那里,他们每天做什么,儿臣确实不知道。”

雍正帝语气平平:“你倒是放心。”

弘晖没说什么。

雍正帝道:“永华和永璋都大了,该找师傅正经读书了,从明儿开始,就让他们住进阿哥所,去南书房读书,朕会点名臣大儒去教他们。”

弘晖只稍作迟疑,就听雍正帝问道:“怎么?”

弘晖道:“谢汗阿玛隆恩,他们只是皇孙,若是能得名臣大儒教导,是他们的福气。”

雍正帝笑道:“他们是你的儿子,就不是一般的皇孙,朕对他们可是抱有大期望。”

弘晖笑道:“谢汗阿玛恩典。”

雍正帝:“嗯。”

父子两个如同话家常一样说话,德亨和允祥,就这么一站一坐的在那里听他们说。

雍正帝不主动和德亨搭话,弘晖就也不提德亨半个字,父子两个就跟较劲儿似的,好似谁先提,谁就输了一般。

还是允祥轻咳一声,道:“皇上,天儿不早了,您可还有吩咐?”

雍正帝看了眼德亨,道:“弘晖,你来说吧。”

弘晖点头,道:“是。今儿个大朝会,诚亲王在大朝会上当众题议建图书馆,德亨,是不是你授意他的?”

雍正帝&允祥:不是,你这么直接的吗?

德亨心下暗笑,弘晖这直球打的,真爽!

德亨笑了一下,笑的无奈又好笑,道:“诚亲王是什么样的人,我怎么可能授意的了他?我站他面前,他能给我个正眼就不错了。”

雍正帝:……

弘晖继续问道:“那你前脚才上了奏本,他怎么后脚就在大朝会上提出来?不是你的奏本被驳回,你不甘心,辗转授意他当众提出来,让朝臣议论,让皇上不得不答应建图书馆?”

允祥不自觉张大了嘴巴,眼珠子在兄弟两个之间咕噜噜的转,好似不是认识他们了一般。

德亨:“携势逼迫,下下策,我若是不甘心,不会用这样愚蠢的法子。我与皇上虽不是亲父子,情却胜似父子,我前脚说不建了,后脚就造势逼迫,如此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惹恼了皇父,与我有什么好处呢?就为了建成一座图书馆?我以后不活了?”

弘晖点头,道:“是有够蠢的,好像诚亲王是个没有脑子的提线木偶,任你驱使一般。诚亲王当然不是没有脑子的,他今日此举,更像是借先帝临终之言挑衅,图书馆能不能建成他无所谓,挑起皇上与读书人的嫌隙却是做到了。”

德亨:“四月乡试眼看就要开始了,多少秀才举人齐聚京师,只要稍稍扇动池水,就能兴风作浪,诚亲王此举也算高明。”

弘晖笑道:“如果他携天下读书人之势,将图书馆建成,天下读书人都会感激他,这样的名望,他眼馋也是人之常情?”

德亨:“那他野心挺大……”

“够了!”雍正帝拍桌子道。

德亨住口。

雍正帝眼神在两人之间流连,道:“你们退下吧。”

弘晖起身,站到德亨身边,和德亨一起行礼告退。

允祥慢吞吞饮茶,等两人出去了,才开口道:“四哥,您有些没沉住气。”

允祥叫四哥,而不是皇上,那就是以兄弟之情开道,说劝谏的话。

雍正帝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疲惫道:“是……太顺利了,朕失了警戒之心了。”

他以为允禩、允禵、允禟服帖了,就万事太平了,谁知道,允址在这里等着他呢。

不仅今年是恩科之年,明年还是癸卯甲辰乡会试正科,连着两年乡试、会试、殿试,再加上去年盛会,全国上下,就算是犄角旮旯的也都已经得到消息了,不知道将会有多少读书人奔拥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