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第2/2页)

赵昌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闲的发慌,就去兴庆苑给刘狗儿出头。

跟梁九功不同,梁九功是罪人,被康熙帝圈禁在这一方小院,不能出去,赵昌是自愿进来的。

他是主动退位,给徒弟赵拙言让第一太监的位子,也是避嫌。

两人性质不同。

赵昌来畅春园是做大爷的,德亨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三个日子,都会差使人来给他送养老供奉,所以,他在畅春园很有面儿。

兴庆苑的修书士子自然是认识大名鼎鼎赵昌赵大监的,看他那一身行头,就知道这位赵大监并未失势。

赵昌带着刘狗儿一出现,就震慑住了这些对着刘狗儿眼睛长在脑袋上的人。

赵昌也没说什么,就坐在修书大厅里,坐在那个康熙帝、徐元正常坐的椅子上,拿着一本书翻看。

修书的士子们就站在一旁端茶送水静候,他若是看书有疑问,他们好做解答。

就去了这么一回,刘狗儿有面儿了,赵昌也爱上了这里。此后跟点卯似的,日日去。

兴庆苑是个消磨时间的好地方啊,读书也能明理不是?

这里应有尽有,全是书,他想看哪本就看哪本。

给新帝的书,他先看,还要挑拣着看,要的就是这高人一等的爽劲儿。

这就是隆科多给雍正帝汇报的“他去兴庆苑去的挺勤快”。

雍正帝让隆科多盯紧了赵昌,赵昌日常实在乏善可陈,正当隆科多以为自己多想了的时候,三月十四号这一天,德亨日常差使人去畅春园给赵昌送东西。

快入夏了,除了换季衣裳鞋袜配饰被褥铺盖蚊帐等,还有消暑的冰、防虫香料丸药,应季的水果,磨牙的干果,上好的粮米,时兴的点心,甚至还有德亨新给他淘换的顽器等等,赵昌和梁九功做邻居,德亨还给梁九功备了表礼……

这一趟,送的着实有些多了。

被隆科多安插的侍卫暗线逮个正着。

隆科多安插的侍卫一看押车的是德亨手下常用的差役,立即去禀报了隆科多,这里面的人,除非隆科多亲来,他带着手下的人恐怕按不住他们。

赵昌对德亨手底下人很客气,每次来给他送东西,都要留茶留饭。来送东西的人也很懂事,殷勤的询问一些赵昌的日常起居和趣事,带回去说给德亨听。

赵昌受用就受用在这里,感觉他要是有亲儿子,孝顺的话,也就这样了。

所以,隆科多赶来的时候,一切如常,被堵了门,“人赃俱获”。

哟,赵大监,您跟定王爷交情匪浅呀!

您知不知道如今不比以前了,太监禁投诸王阿哥门下啊?

咱们怀疑京中满天飞的小册子就是出自您手,您跟咱走吧,慎刑司里去跟皇上分辩吧!

赵昌知道隆科多是做什么的,也知道隆科多会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如实”禀告给雍正帝,所以,他尽量的跟隆科多拉扯解释,别管有没有用,先将话说清楚说明白了,看隆科多的架势,他怕以后再没机会说了。

伺候了康熙帝一辈子,赵昌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场面。

刘狗儿就是这个时候来的,他是来赵昌这里串门的。

他知道今天德亨会遣人来送东西,他是来看热闹的。

结果,就遇到隆科多带来的侍卫抽刀架上了赵昌和德亨派来的人的脖子。

他转身就跑。

然后就被抓了。

隆科多抓人动静闹的不小,有那和刘狗儿交好的太监,知道事情始末,就去刘狗儿家中送信,说明被抓因由。

于是就有了刘二郎报信这一出。

德亨问清楚明白,看了看天色,赶在皇宫下钥前入宫请见。

赵昌已经进了慎刑司了,雍正帝也已经听隆科多汇报完,他已经让隆科多去审赵昌,德亨这个时候请见,雍正帝就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

德亨来的比雍正帝想象中还要快。

雍正帝让赵拙言去回复德亨:不见。

德亨预料到了雍正帝会不见他,见是赵拙言来传话,还是松了口气,道:“不管是因为什么,且容师父分辩几分吧,还有那个叫刘狗儿的老太监,他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个寻常老太监,你是知道的。”

德亨是在跟赵拙言求情,毕竟,如今赵拙言和苏培盛同得雍正帝信任,雍正帝倚仗赵拙言,还要比苏培盛更盛。

赵拙言态度淡淡的,只道:“知道了。”

然后就转身,进了宫城大门,大门缓缓合上。

落钥了。

德亨注视着合上的朱红大门,脸上露出茫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