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第3/4页)
德亨:“不管是谁,都和我无关。”
允禵哈哈笑两声,道:“我第一个猜,是你!”
德亨说话的声音都没波动一下,玩笑般道:“滚犊子,信不信我打你。”
允禵:“真没意思。不过,我刚才那句可不是玩笑话,是真的有人会怀疑是你背后策划的。听说赵昌死在了慎刑司,你向来重情,要是想替他报仇也不是不可能。”
德亨:“我要是报仇,会找隆科多,不会找皇上,更不会让先帝的梓宫在中途停滞。不管赵昌是怎么死的,都没有先帝顺利入陵重要。怀疑我的人,一定是个连这点都想不明白的糊涂人。”
允禵:“……你说的对,你和先帝的感情,不是一个赵昌能撼动的,若是我想报仇,也不会耽误先帝的梓宫入陵。”
享殿里又寂静下来,只有偶尔一两声烛火燃烧的噼啪响,听在耳边尤其的大声。
烧了一沓纸,这回换德亨问允禵道:“你不在行宫养着,来这里做什么?”
允禵:“你管我。”
德亨:“不会是来找我的?”
允禵:“自作多情。”
德亨:“让我猜猜,皇上已经答应满京城读书人的请愿,要按照先帝遗愿,建图书馆了,你是为着这事儿来的?你想领这个差事?”
朝阳门外那一闹,有两种处置方式。
一种是暴力镇压,杀几个、打几个、抓几个,差不多就能解决。但是,人太多了,当日闹事的,虚虚数一下,超过三百之数,不乏满洲旗人和汉军旗人。这是露面的,暗地里肯定还有没露面的。
这些人现身的目的就是闹事,不是打杀几个人就能恫吓住的,相反,你杀的越多,事情会越严重,越一发不可收拾,除非你把京城所有读书人都搜罗一遍,然后将所有可疑之人都杀了,直接结束大清朝的文运。
这就是年羹尧为什么跟雍正帝说“务必要谨慎处置”,因为这群穿长衫的,真不是普通的小民,他们是真的会让你遗臭万年的。
第二种,就是好言相劝,这需要有个名望有学识的泰斗出面,这样这群打了鸡血的读书人才会安静下来听你说话,张廷玉的威望算一个,所以他主动站出来说话,意图平息事端。
但还是那句话,这是有预谋有扇动的起事,不是真的只是为了建一座图书馆,人家要的是清君侧。
所以,需要皇帝出来说话。
雍正帝可以采用拖字诀,但大行皇帝梓宫不能拖。
所以,雍正帝站出来说明,他身边没有佞臣,他身边辅佐的都是肱骨之臣,暂且搁置建图书馆是他这个皇帝自己的意思,是为了多层考量,但是,他承诺一定会实现先帝遗愿,有生之年必将图书馆建成!
有生!之年!!
要不说皇帝最会春秋笔法呢。
雍正帝一出现,那群读书人就已经矮了三分,等雍正帝一说话,那群读书人只顾着激动了,哪里还能思考雍正帝说了什么,只激动跪地嚎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皇帝跟我说话了耶,好激动
皇帝采用了我们的谏言了耶,好激动好激动
他们自以为创造了一场可以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后就这么散了。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呵。
不少人都看出来雍正帝许了一张空头支票,为的就是先应付眼下,等先帝入陵,空出手来,他一定会“血洗”这群书生。
允禵也看出来了,但是,只要四哥你不痛快的,弟弟就痛快了哈哈。
经过先帝立太子、先帝驾崩、先帝入陵这一年多,允禵已经学会不跟德亨对上了,德亨嘲讽他,那就嘲讽吧,他现在首要的是保全自己。
艹,经过德亨一提醒,允禵突然发觉,老四是真的有可能将自己圈禁在皇陵,为先帝守陵的。
所以,允禵向前凑了凑身子,商议道:“你也想建图书馆吧,教给我,怎么样?”
德亨叹息:“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不想建了,你们一个个的,怎么就听不到我说的话呢?”
允禵:“嘁,谁信呢?”
德亨:……
“就因为无人相信,死了多少人了,何必呢。”
允禵:“那算什么,死几个人而已,做事哪有不死人的。”
德亨:……
话不投机半句多,德亨将一沓纸一下子都扔火盆里,起身,离开。
允禵愠怒的目送德亨的背影离开,奶奶个熊的,这小子脾气越来越大了,一言不合就走人!
在享殿门口,德亨遇到了允祥。
德亨打招呼:“十三叔,您来了?”
允祥:“啊,来看看先帝。”
静敏皇贵妃是唯一以非皇后之身陪葬景陵的妃嫔,配享奉先殿香火,想也知道是谁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