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第3/3页)

而且,新帝……近些年都未再有弄璋弄瓦之喜,这慈宁宫西路养育公主之所,说不好还会不会再启用。

正好改建了给新太后居住。

对弘晖而言,他自然是希望母亲住新屋子,而不是住修修补补的旧屋子的。

而且,这些年京中房屋建筑在舒适性和便捷性上多有改进,新屋子住着自是要更舒坦,

所以,准。

那么,在新宫殿修建完成之前,太后不宜移宫,仍旧住长春宫。

因为新帝妃嫔众多,所以先帝遗孀们,诸如齐太妃,晋升皇贵太妃,移居长春宫之后的咸福宫;年贵太妃,熹太妃位分不变,移居启祥宫,启祥宫前后有两个主殿,两人正好一人一个。

其他未曾生育妃嫔,随这两宫居住。

这样,长春宫这一路三座宫殿,就临时成了先帝遗孀们的居所。

皇太后和太妃们的居所确定好了,再定新皇后居所。

坤宁宫早就成了祭祀场所,不在当选之列。

东西六宫之中心位置,靠乾清宫最近的两处宫殿,一个是翊坤宫,一个是承乾宫。

这两个宫殿都好,看新皇后选哪个了。

弘晖想都没想,将给新皇后的居所点了翊坤宫,和太后的长春宫比邻。

承乾宫,就给贵妃栋鄂氏居住。

新帝后宫两尊大佛定好了,剩下的孕育子女的妃嫔就好定了,再就是没有生育的贵人、答应等,安置在西三宫和东六宫,绰绰有余。

最后,就是圣祖老太妃们了。

雍正朝出初始,先帝定下让有王爵兄弟们奉养生母的仁政,这些年,陆陆续续搬走了很多。

最后留在紫禁城的老太妃们有三位,一个是生育皇长子允禔的惠太妃,一个是生育皇十七子允礼的勤太妃陈氏,最后一个,生育皇三子允址的荣太妃,在允址圈禁不久后,就已经薨逝。

还有一个主儿,是废太子妃石氏以及废太子的其他妃嫔们。

其他兄弟生母都已经接去王府颐养天年了,勤太妃陈氏是因为允礼还是郡王爵,不符合先帝定的奉养太妃条件,废太子妃石氏是没办法,允禩两不沾,雍正帝就扣着惠太妃不放,明显就是为难他。

到了弘晖这里,就很简单了。

惠太妃晋升皇贵太妃,着廉亲王奉养天年。

废太子妃石氏,享亲王太妃之尊,其他废太子妃嫔全都晋升一级,允理亲王弘皙接去郑各庄奉养天年。

弘晖批一个“准”字,然后抽出一张新纸给远在遵化苦哈哈修皇陵的果郡王允礼写信:

……待大行皇帝梓宫入陵,朕将论功行赏,晋升十七王叔为亲王爵,届时,朕将躬送老勤太妃移居亲王府……

您现在不要着急,好好给朕干活儿,以后有的是尊荣等着您呢。

勤太妃在宫里一切都好,朕会着重照顾的。

合上折子,打开另外一份给兄弟们封爵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