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第2/3页)
苏小柳更是赞不绝口道:“能将萤石粉调出会放宝光的颜料,奴才也只在这幅画上见过。”
德亨:……
德亨凑近了这画,仔细看那湖里的月亮,还上手去触摸,这感觉……
德亨将芝麻脆全塞嘴里,伸手将这画取了下来,苏小柳忙上手帮忙取画,还问道:“王爷要做什么?”
德亨没有回他,命令道:“将门窗都关上,拉上窗帘。”
苏小柳以为他要在昏暗中观赏这幅画,但也不用摘下来吧?
苏小柳应声去关窗拉窗帘,窗帘是两层的,外层不透光,内层白纱,两层都拉上,内室一下子暗到需要点灯的程度。
弘晖早在德亨说拉窗帘时候就问道:“怎么了?”
窗帘拉上,德亨换着角度观看这副画,在昏暗中,水中的月亮有如有了生命一般,在流动的水波纹中盈盈放光华。
德亨的心沉了又浮,浮了又沉,嚼在嘴里喷香的点心此时也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来了。
弘晖拿着笔走了过来,和他一起看这月亮,笑道:“是不是认为这画的颜料调制精妙,忍不住想挖人才了?”
德亨:“这是永璋自己调的?”
弘晖:“他说,这是他身边一个伺候的宫女调的。”
德亨:……
“挂回去吧。”
这反应明显不对啊。
弘晖将手里的笔交给苏小柳,拿过德亨手里的画仔细看,拧眉道:“到底怎么了?这画颜料有问题?是去年失窃的那一批?”
德亨:“不是。”
弘晖:……
让苏小柳点了烛火,弘晖就坐德亨身边,在烛火映照下沉默看画。德亨不说,他也不催。
果然,没一会子,德亨自己忍不住了,道:“你不知道,自从知道是范玉柱盗窃了颜料后,我就命阿尔松阿明察暗访实验室参与研制颜料的人,看有没有内鬼。”
弘晖:“不是说颜料是在宝泉局失窃的?”
德亨:“是调制颜料的手法。我见过印刷的盗、版纸币,若非是实验室下调制颜料的老师傅,很难有那样高超的水平,。”
弘晖是知道不同的调制方法、手法调制出来的颜料差别有多大的,且各家都有密藏,轻易不外传,德亨实验室调制颜料的手法更是特殊,外人无从习得。
问道:“找出来了吗?”
德亨:“到现在都没有。研究员当中他们自己都在猜,到底是谁有傲人天赋,竟隐而不发,做鼠辈勾当。”
弘晖笑:“是你手下人能说出来的话。”
德亨手下中很有一批单纯可爱的人,他们的脑子跟常人长的不一样。
弘晖想了想,问苏小柳道:“二阿哥身边那个宫女,是什么出身来历来着?”
苏小柳:“是内务府汉军包衣出身,来历……”看了德亨一眼,道:“奴才记得,那位宫女,是二阿哥从国公府带回来的,在二阿哥身边伺候有三四年了。”
国公府?
弘晖和德亨对视一眼,德亨道:“我没印象。”
弘晖道:“去查一查。”
苏小柳知道干系重大,叫来自己新进收的徒弟近前伺候,自个儿亲自去内务府查花名册,二阿哥身边伺候的宫女,身份来历都是有详细记录的。
弘晖:“你怀疑这个宫女吗?”
德亨摇头,道:“不,我好奇的是她调制颜料的手法是从哪里学来的。先不说这个了,你不是说有密折吗?”
弘晖一拍脑门,去御案上取了一本密折给他看。
德亨拉开窗帘,在日光下看密折,是陕甘总督、现驻扎四川成都府的岳钟琪密报,川地民间,有谣言惑众,屡禁不止。
他从七月初一次事件开始说起。
七月初,他在成都府城内体察明情时候,忽有一名为卢宗汉者,沿街叫喊:“岳公爷带领川陕兵马,欲行造反!”号召听到此话的百姓小民,“从岳钟琪谋反”。
岳钟琪:!!!
我哪儿敢啊!我没有!!
岳钟琪命四川提督黄庭桂将人拿下,然后飞报朝廷,跟雍正帝表明心迹,“臣不敢檄讯,又不敢隐匿”,请皇上处置。
收到密折后,雍正帝晓谕内阁:“数年以来,在朕前谗僭岳钟琪者多……甚至有谓岳钟琪乃岳飞之后,意欲修宋、金之报复者……奸邪之徒,造作蜚语,谗毁大臣,其罪可胜诛乎?”
跟朝廷众臣表明谣言不可信的态度。
给岳钟琪回复密折:朕信你。
后来雍正帝驾崩,卢宗汉也被当做疯子砍了头,新帝登基,岳钟琪照例上了贺表,同时给新帝表忠心。
川陕位置险要,是西北最后一道防线,是朝廷联络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的大本营。
如今青海王公罗布藏丹津蠢蠢欲动,身为川陕总督,岳钟琪感受了风雨欲来的压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川地又有传他乃岳飞之后、要为宋明复仇的谣言,他不敢怠慢,立即又给新帝上了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