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棋子面(二) 他总要竭尽所能,护住她……(第4/5页)
黎书禾恍然回神,也闹了个红脸,问道:“这是什么?”
陆怀砚言简意赅:“你昨日看的名册里,缺失的那些几页。”
缺失?!
黎书禾直觉自己心跳都停滞了几拍,好不容易没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有变调:“既是缺失,陆少卿又是从何而来?”
“嗯。”陆怀砚垂眸,道,“曾年幼时扫过几眼,便记住了。”
他说得风轻云淡,但想来也不是这般容易的。
黎书禾接过后没有立刻打开,看向他的眼神里倒多了几分审视。
他倒是要被气笑了。
从来都是自己审别人的,头一次被一个女郎用这般眼神打量着,恍然间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
他笑道:“此番南下,黎娘子可知为何特地带你一同?”
这回轮到黎书禾惊讶了,脸色变了变,强撑道:“难道不是因为我熟悉线路吗?”
“大理寺办案,不管到何处都有当地的县衙接应,何须特地找一个本地之人。”
莫不是他们日后外出办案,还得先招一个本地的人来?
虽然心里一直困惑此事,但对方没有点破,她也便一直不语。但如今不知这位到底意欲何为,只好继续装傻充愣,问道:“那是因为带着我,能在路上吃得更好吗?”
陆怀砚:“……”
他怀疑这女郎就是故意的!
好在他素来有耐心,也向来擅长狩猎,略略笑了笑,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黎娘子也许有所不知,我少时也曾在国子监待过一段时间。”
黎书禾:“嗯?”
“所以,有很多事情,史书兴许尚未记载,常人也不清楚,但是我却知晓不少。”
他的眼神柔和下来,透过灯光望过去,更是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一个不慎,怕是会让人一头栽进这片温柔的沉溺里。
黎书禾神色凝重,一时并未言语。
陆怀砚觉得话说到了这份上,她还是不愿开口,不由有一股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
“还要我再说明白点吗?”陆怀砚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若是想寻人也好,想查案也罢,都可以来找我。”
黎书禾张了张嘴,最后轻声道了一句:“我知道的,多谢陆少卿。”
陆怀砚只好先“嗯”了一声,再给她时间好好想想。
若她真的是……只怕等回了长安后还要再细细谋划。
……
回到自己的船舱里,黎书禾才将手里紧紧捏住的纸张松开一些。
她总觉得这位陆少卿早已经看破她所有的想法,更是好像知晓她想找的人是谁。
背靠着舱门将手中的纸卷打开,一行一行地扫过去,瞥到某个名字后停了下来。
在大理寺的这半年里,她也略有耳闻。尤其是在探查“妓馆杀人案”的时候,更是时常会听大理寺那些个大人们言语中轻声谈论起曾经那桩惊天动地的大案。
曾经的太子太师李崇,竟然胆敢在圣人眼皮子底下公然贩卖考题,不仅是挑战皇权威严,更是堵了多少寒门子弟的进学之路。这些大人们里面有哀叹惋惜的,觉得他有此等学问,竟做下如此下作之事。
但更多的是唾骂。
唾骂他为了几两银钱甚至都不要自己的这张脸面了,什么传世大儒,什么名满天下,笑话,实在是活成了一个笑话!
至于有没有人为他辩驳的?自然是有的。
作为当时的太子太师,他也时常在空闲时替学子讲课,门下也算是有着众多的弟子,其中也不乏有学生是在朝中任职的。事发之后,他们日日在朝堂上替他辩驳,为他奔走。
但是三司会审,罪证确凿,就是再辩,再打点,也抵不过“实证”二字。
长安城大街小巷到处都传着带有他亲笔书写的试题,如此的实证,他就是想抵赖也抵赖不了。而那些为他辩驳的大臣,更是让先帝相看生厌,但凡有所关联的,同样被下了大狱,
一时间人心惶惶,谁也不敢再多言。
后来,李崇自知罪孽深重,在狱中自杀,本以为此案就此作罢,但无数学子上街讨伐,势要让朝廷还他们一个公道。
先帝震怒之下,便将与此案有关的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也成为史书上判刑最为严厉的一次舞弊案。
李崇的长子李颉,时任礼部尚书,被革职流放岭南,家眷尽数充入掖庭和教坊。次子李谌,虽无官职在身,但案发之后却是莫名消失,不知所踪。
其女李杜若因出嫁从夫,恰怀身孕,这才免于一难。
李崇全族剩下的上下一百二十口人,也有不少因此事受到牵连贬官的,但比起前者抄家流放,却是算逃过一劫了。
事后也不是没有人怀疑过,但证据就摆在这里,先帝更是从此之后禁止朝中任何人再议论此事,违者判于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