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041(第2/6页)

像宋良这样的技术人员,身份有些特殊,还是单独安排的好。

技术科长领着宋良去了职工家属楼,这里是个筒子楼。

这是新建的,小孟分的新房子就在这边。

小孟的房子是一栋,一栋是给已婚职工的,一层有四户,一户有两室,加个小厅。小孟的房子是二楼203。

当然了,现在小孟走了,这个分子收回厂里,分给技术科一位姓佟的技术员了。

这事是技术科长安排的。

小佟家里一共五口人,三个孩子,挤在三十多平的小屋里好几年了。小佟也跟技术科长申请好几回了。

技术科长早就把小佟的名单交上去了,可是那边没批,房了落到了小孟头上。

这事怎么说呢。

这不是彭科长(技术科长)能做主的。

现在彭科长领着宋良去的是二栋职工家属楼,这一栋全是单间的,一层有十户。只有一间屋子,就是筒子楼的格局。

“小宋,这边的房子是咱们厂新建的,里头没什么家具,你要是过来住呢,就自己置办一些。”彭技长把宋良领到了二栋的二楼,210房,这是个边户。

虽然也是一间屋子,但是有两个窗户,屋里透气,亮堂得很。

彭技长拿出钥匙打开门,“你瞧瞧怎么样?”

宋良觉得挺好,“这屋子挺好的。”

屋子很大,很干净,也很新。

墙上刮了腻子,屋里很亮堂,窗户有两个,通风透气。

“以后你就住这了。”彭科长把钥匙交给了宋良,“以后你就是咱们技术科的人了,好好干。”

彭科长心里打着小算盘,要是能把宋良长久的留下来,他们厂可就赚大发了。

宋良看这房子走廊里挺空的,问:“这里住户多吗?”

他喜欢安静。

“楼上楼下不少都分出去了,不过你这一层厂里留着了。准备给厂里那些贡献的单身同志,除了这你这间,中间就两户住了人。”彭科长说道。

也就是说,二楼还有七户是没有人的。

彭科长指着中间楼梯的方向,“你要是不想让人打扰,回头在这边安一个铁门,到时候有新住户进来,你只给他们四户口钥匙就行了。”

他知道宋良在担心什么。

无非就是留洋的问题。

宋良点点头:“谢谢彭科长。”

这正是他想要的。

彭科长道:“安铁门这事简单,你去二车间找焊工,再买些材料,出点工钱让他们帮你把铁门给焊好。”

他们机修厂二车间制作铁门铁窗可是专业的。

宋良记下了,去二车间找人。

“小宋,你今天就在这边休息一天,明天再去技术科上班。”彭科长往旁边远处的一个远处红砖小楼指了指,“那边是女工宿舍,晚上轻易不要往那边走。”

最近抓得严,会被当成坏人的。

“科长,食堂在哪?”

“你仔细瞧,那边烟囱冒烟的地方。”

汉省,红光县,小河支队。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找到了小河支队的知青点:“杜武,你的包裹。”

没人应。

他想起来,这会秋收,下乡的知青跟大队的村民一起去田里收割粮食了。

邮递员来到了大队广播站。

“杜武,有你的包裹,速来大队广播站。”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卷着裤边腿上还沾着泥的杜全从田里过来了。

“这是你的包裹,来,签个字。”邮递员忙得很,最近信多,他还有五个大队要跑呢。

杜武一瞧地址,阳市寄来的,邮戳是铁路家属大院附近的。

家里寄来的。

知道他在到小河支队的只有老三,那小子哪来的钱寄这么多东西?

不会是些破烂吧。

杜武签了字,提着大包裹往外走,广播员小梁张望着,“杜知青,你不拆开看看?”

看着挺大一包。

城里寄来的,应该是好东西吧。

“我忙着赚工分呢,等会要是有东西,我保证分你一点。”杜武笑着道。

“杜知青,那可说定了。”

杜武走了 。

老三那家伙没钱,能寄什么好东西过来。

杜武可不想在广播站丢人。

到了知青点。

杜武进屋就把包裹打开了。

哟,还真是好东西呢。

杜武数了一下,一大袋红糖,还有铁路发的棉大衣,还有半斤果糖。

还有封信。

杜武拆了信。

里头掉出了四十五块钱,还有二十斤粮票。

他抬头看了眼屋子外面,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

疑惑归疑惑,但是杜武还是快速的把钱跟粮票收了起来,贴身放着。

这可是钱!

杜武继续看信,老三写的信,东西也是老三寄的。只不过,这钱是家里的,奶奶出了一份,他妈那边勉强算是出了一份,这大棉衣是他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