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136(第3/3页)
要是母亲走了,以后她就是一个人了,孤零零的。
苏母昏昏沉沉的。
小梁(广播员)提着饭进来了,“我煮了粥,还带了红糖水,要不再试试?”要是再喂不进去,只去今晚都难熬。
苏皎月回头望着小梁,“杜二走了吗?”
她心中还抱着一丝希望。
小梁:“不知道呢,我爸派人去县里了,到现在还没回呢。”
苏皎月眼中的光慢慢黯淡。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苏母的脸色更差了,眼看着随时可能断气。
外头传来说话声。
“严医生,就是这。”
“这住宿条件也太差了。”严医生嘀咕。
是杜二的声音!
苏皎月猛的站起来,去拉开门,外头真是杜二,他回来了!
医生!
杜二道:“这是县医院的严医生,医术特别好,让他试试。”
苏皎月重重点头,一边用袖子擦眼睛,一边请他们进去。
有杜二在,真是太好了。
除夕。
一早,天上就飘起了雪花。
杜思苦起来的时候,窗户玻璃上全是雾气。
今天得回杜家。
杜思苦提着三斤半的香肠,锁好宿舍的门,下了楼。
张阿姨听到脚步声,知道有人下来了,“过来吃面,加了鸡蛋的。”今天过年,女工宿舍的姑娘们昨天就把要吃的粮食给送过来了,陈婉芳拿过来的腊鱼,两个外地的姑娘提来的是米跟油,还有一些菜,杜思苦送来的是香肠,还有几根火腿肠。
张阿姨自个还腌了些腊肉,凑一凑,她们在这边能过个好年了。
杜思苦走到开水房门口:“张阿姨,我回家吃。”
张阿姨拿了碗把面盛好了,“吃两口吧,外头风大,还下着雪呢。今天那公交车还不知道有没有呢,你吃点面垫垫肚子。”
又给了杜思苦一双筷子。
筷子好做,木头跟竹子都能做,这边是机修厂,钳工这点活还是能做的。
杜思苦把香肠挂到旁边的杆子上,吃起了面。
没一会,宿舍另外三个姑娘也被张阿姨喊下来了,陈婉芳杜思苦是认识的,另外两个都是外地的,一个姓田,一个姓孔,她们俩都是213宿舍的。
低调得很。
“你好。”
“你好。”
“春节快乐。”
四人打了招呼,又问候了一下,算是认识了。不过,大家都很默契,各吃各的,并不多话。
杜思苦吃完,把碗筷洗了,这才提着自己的香肠出了门。
她脚上穿的是大哥寄来的皮靴,防水的。
她还带了伞。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今年格外的冷清,往年,杜老爷子在,孩子们在,热热闹闹的。今年家里孩子不多,杜爷爷也挂在了墙上。
这老人没了,来杜家走动的人就少了。
他们家大门口贴的是白底黑字的对联。
杜母在厨房忙活,老五跟老三都在帮忙,“老三,你去瞧瞧,你二哥怎么还没回来?”不该啊,不是说回来过年吗。
杜老三:“妈,老四也没回来。”
杜母道:“老四会回来的,不用管她。你去火车站问问,红光县到这边的火车几点到站?”她催着杜老三去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