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150(第3/4页)

之后就走了。

她妈偏心。

杜得敏到现在还不太愿意搭理杜奶奶。

之后,

杜父跟杜奶奶说了杜得敏要给文秀迁户口的事,杜奶奶道:“她想迁就让她迁吧。”要是迁不成,又得回来闹。

天热,杜奶奶胃口很不好,实在是没力气管事。

“老五回来了吗?”

“收到信了,说是在路上了。”杜父道,“他们这一帮学生去大学了。”说是学习还是什么,反正,有组织的,不担心人出事。

次日。

杜得敏带文秀过来了,杜父上班去了,杜母拿着户口跟他们一块去派出所。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妇联主任。

“黄姐,正好遇着你了,我们这边有件事得跟你说。”

“您说。”

“这知青下乡的事你知道吧,报纸上新闻上都播着呢,”妇联主任道,“咱们大院这边可是先进分子,要跟紧上头的指令。现在是这样,你家有五个孩子吧,这算下来有两个知青下乡的名额。”

两个名额?

杜母道:“我家老二前几年就下乡了,这事您是知道的。”

妇联主任点点头:“对,这事我知道,杜武嘛,”她翻了翻登记表,“是去的小河支队。”她把杜二夸了一顿,说他是积级分子,为人踏实能干。

不过,夸了之后,妇联主任又回到了原点,“光他去还不够,你们家还得派一个人下乡!不然这指标完不成!”

“我家老大在兵团,老三老四都在厂里,老五在上学,这没法去啊。”杜母直摇头,“我家都出了一个名额,您看看,能不能让别家再多出点人。像那些没工作的,在这边呆着也没什么事,不如让那些人多下下乡。”

妇联主任道:“这可不行,你家们五个孩子,本来该有三个名额的。现在减到两个名额,已经算好了。这可是硬性指标,变不了。”

杜母不愿意。

妇联主任态度也强硬了起来:“是这样,我们这边是要求每家留一个孩子,你家有三个,你自个想想吧。是派一个去下乡,还是留一人?”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还有其他家要去呢。”妇联主任忙得很,今天有几十家要通知呢。

文秀在旁边听着,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知青下乡?

她爸在的那个农场,也有下乡名额吧。

这程家,她实在是呆够了,上周程叔的大儿子病了,她妈让她请了一周的假,在家照顾。她真的觉得她妈变了,程叔的孩子难道比她还重要吗?

她觉得她家程家就像个保姆。

她想她爸了。

机修厂。

杜思苦又在这边呆了几天,平常在一车间跟三车间转转,偶尔去总务那边瞧瞧。一晃,就到了19号。

这天正是陈婉芳跟小刘结婚的好日子。

摆了六桌。

杜思苦送了一对印着喜字的搪瓷盆,在供销社买的。如今她工资涨了,手里的工业劵跟粮票都不缺,买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计较价格了。

杜思苦在酒席上看到了吴队长,也是,小刘是保卫科的,吴队长过来喝喜酒也正常。

刘婉芳请的人不多,宿舍里就请了几个相熟的。去年留在宿舍过年的两位,小田跟小孔都来了,她们跟杜思苦一桌。

“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婚事很简单。

吃过喜酒,大家去屋里坐了坐。屋里门上窗上贴了喜字,床上铺了红色的被罩,只有上面那层是红色的,下面还是普通的被套。

杜思苦他们送的东西都放在了一起,有搪瓷脸盆,有一对红色的暖水瓶,还有送来的新碗,新筷子……

大家送东西,陈婉跟小刘都乐呵呵的收着。

热闹过后,杜思苦他们就走了。

路上。

小田突然低声说,“你们发现没有,小陈没请长辈。”这次过来吃喜酒的只有机修厂的一些同事跟朋友。

小孔道:“少说两句。”

小田不吭声了。

杜家。

杜母跟杜父说了知青下乡的事,好几天了,一直忧心得很。

老五已经回来了。

这几天老五没去上课,听说学校又停课了,学校也在提昌年轻人上山下乡,去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越是缺人的地方,他们越该去。

这天。

妇联主任又找过来了,“黄姐,你家这下乡的名单怎么还没交上来?”她过来催了。

杜母脸色难看:“主任,我可是问过的,隔壁沈家只出一个下乡的名额就行了,为什么我家要出两个?这不是区别对待吗?”

妇联主任道:“隔壁沈家三个孩子,你家五个孩子,你当然要多出一个!”

她把表放下,“明天我过来收,要是你们还不填,我可就自己填上去了。”她往屋里看了看,“你家孩子可都在身边,这事我可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