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161

……

列车员发现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人救不回来了,后来在水壶里检查出了农药。

还有一封信。

是遗书。

信上说:希望把她的遗体送到娘家,葬在娘家的坟里, 信中写了地址。

水壶里残留的农药跟这封信可以证明,这个女同志是自己不愿意活了。至于跟她一起坐火车的那个孩子, 信上没写怎么安排。

“小同志,你家在哪?”

于月娥神情木愣愣的, 她不相信她妈就这样撇下她不管了。就这么死了?还是自个喝药死的?

为什么呢?

就这么见不得她吗?

就这么不愿意跟她一起去五沟大队吗!

于月娥心揪着, 她想不明白,她妈怎么会这么狠心!

“小同志, 你没事吧?”

“小同志?”

于月娥想到父亲没了,母亲也撇下她不要她,心里难过得厉害, 脑子跟要炸开似的,晕得厉害。

没一会, 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

“快过人, 这孩子晕倒了。”

“快送到医院!”

杜家。

今天邮递员来了一趟,这边有杜家的信。

杜母拆开一看, 是老五寄来的,信上的日期已经是半个月前了。杜母看得心里发沉, 老五去的地方可真远啊。

她拆开信。

老五在信中说,她去的农场很好,大家对她都很照顾, 她过得很好, 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杜母完全不信。

那么偏的农场, 怎么可能会好呢?

老五这是拿好话哄她呢!

她又想到了前一阵收到的老三的信,老三也说在乡下过得很好,去了拖拉机厂的什么服务点,有地方住,除了吃的清淡一些,其他都好。

杜母拿着信看了很久。

唉。

可惜啊,这两个贴心的孩子都走远了,只有老四这个不孝的还留在市里。

她正想着,贺母过来了。

“黄姐,这一个月到日子了,您这这看是让我留下来继续帮忙呢,还是回去呢。”贺母问。

这意思很明显。

第二天想让她继续干,该开工资了。

杜母:“小蒋,你还是回去吧,我这身子骨也好利索了,家里的事有我呢。”一个月就做做饭洗洗衣服,擦擦桌子扫扫地 ,就要十块钱,怎么不去抢!

这些活杜母自个就能干!

贺母没想到杜母这就不让干了。

这一个月来她勤勤恳恳,什么都抢着做,家里家外的卫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饭都只吃个七八成饱,就是怕杜家嫌。

早知道就只干一个月,先前应该多吃点的!

不过,今天是最后一天,这晚饭贺母还是在带着女儿在杜家吃的!

次日,某市医院。

“这孩子怎么样?”

“没事,就是着急上火,心气没顺过来。”医生道,“放心,没喝农药。”

那水壶加了农药的水只有年纪大的喝了,这小的没喝。

身体没事。

“瞧这孩子是被吓傻了,估计是问不出什么来了。现在天热,这遗体不好保留,赶紧把人送到太平间去,通知家里人过来把人带走,趁早把丧事办了。”

这遗体在常温下放个两三天,就该发臭了。

又过一天。

宁市,黄家。

火车站的人接到乘警的通知,到黄家来送口信。

黄家有人在家。

“这是黄彩荷的娘家吗?”

黄姥姥听着声,出来了,“是,同志,有什么事吗?”

列车员看黄姥姥年纪在些大,怕刺激着老人,便问,“你家里还有人吗?”

黄姥姥昨天半夜梦到小闺女了,说跟告别。

今天起来胸口就闷得慌,不舒服。

这会听到列车员这么说,心里一沉,她上前握住列车员的手,“同志,我是黄彩荷的亲妈,她是出了什么事吗!您只管跟我说,我受得住!”

列车员叹了口气,又往屋里瞧了瞧,见实在是没人出来。

这才说:“这是她的遗书,她现在人没了,在xx医院的太平间,那边放不了多久,你们家……等你家年轻人回来,让他赶紧去一趟,把人领回来。”

黄姥姥颤颤巍巍的接过信,信还没拆,眼泪就淌下来了。

彩荷这傻孩子,怎么这么想不开啊!

怎么会寻死呢?

不就是回大队吗,要是缺吃少食的,他们寄些回去就是了!

怎么想不开呢?

“老人家,您还好吧!要不要送您去医院?”列车员看黄姥姥这样,可不敢走了。

就怕走了,这老人没撑住。

九月底。

机修厂,顾主任要求的大电风扇终于制作出来了,这是修改了好几次的,这一次是大铁扇,风力强,放到机床那边,电扇一开,机床散热快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