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184(第2/4页)

杜父没说话,算是默认。

他腿伤了,虽然能拄着拐杖走,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媳妇帮忙的。

杜得敏进屋后,把东西放到地上,她抱着孩子坐在桌边一声不吭。

杜父把还没吃的那块西瓜递了过去,“解解渴。”

杜得敏听到这话后,也不伸手接,只是低着头,眼泪一串一串的往下掉。

她后悔了。

后悔跟大程结婚了,后悔嫁到程家了。

这日子跟她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

大程对孩子虽然上心,但是远不如前头媳妇生的两个孩子。自从她不赚钱后,大程给她的钱是越来越少了……

给孩子买衣服的钱也没有,说是穿哥哥们留下的旧衣服,改一改就是了。

孩子生病,去医院看病。

大程孩子只是发烧,用毛巾敷一敷,这说来说去,就是怕花钱。

上回她病了,孩子哭了一天,大程回来也没说关心她,抱着孩子就把她说了一通……

这一桩桩一件件,杜得敏都委屈。

原本是看中大程对她好,人品好,她才嫁过去的。没想到,这才过了不到两年,这人就变了。

杜得敏一开始是抽泣得哭,后来再也压抑不住,哭得撕心裂肺。

怀里的孩子都被吓着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杜父赶紧让杜母把孩子抱过来。

杜母见了,抬脚就出门了。

不能心软。

这心一软,以后杜得敏这麻烦精可就摆脱不了了。

屋里。

杜父劝着:“好了,别哭了,哭也解决不了问题。”至于杜得敏在程家受了什么委屈,他想问又不想问。

这问了后,去程家给杜得敏出头,到时候真掰了,他还得把杜得敏母子俩接回来。

要是搁以前,杜父肯定就这么干了,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是老三上班养家,他总不能把杜得敏接回来后,让老三出钱养吧。

这老三以后还要得娶媳妇呢,这么大的负担,谁家姑娘敢嫁过来?

杜父倒是有退休金,可是不多。

也就够他们两口子生活的。

杜得敏哭得几乎要晕过去,杜父也没说让杜得敏留宿的话。

杜父的意思很明显,可以让妹妹留在家里吃几顿饭,但是长住是不行的。

那两张嘴家里养不起。

“大哥,我跟大程吵了架,就在家里住几天,行吗?”杜得敏低声下气的求着。她哭了这么久,大哥压根就没提让她回来住的话。

加上大哥腿又瘸了,家里负担重,她很清楚如果自己不主动提,大哥这一家子是不会让她留下来的。

爸以前还在的时候,明明就不是这样的。

杜得敏怀念起了几年前的日子。

杜父到底是松了口:“不能住太久,你在这边住,孩子你自己带,别指望你大嫂。”至于口粮,就几天,算了。

杜母回来时,发现杜得敏住进来了,脸色一沉,就去找了杜父。

杜父递给了杜母五斤粮票,“就住几天,等大程过来接得敏,她就走了。”这粮票是他偷偷攒的。

杜母这才摆休,“老三最近在说亲,媒人来之前,得让她走。”

过了几天。

杜思苦的粮油关系跟户口迁出都办好了,厂里也给写了去首都上学的证明信,一切手续都办好了。

杜思苦今天要出趟厂,先去火车站买火车票,然后再去趟杜家。

这‘上大学’的事得跟三哥说一声。

当然了,在火车出发之前,她肯定会让三哥对家里人保密的。

再者,她去读哪个大学,这事她跟厂里的领导谈过,希望保密,尤其是不要告诉她的家里人。

她担心家里人以后有事去她学校闹。

这样影响不好。

杜思苦之前在轻工业局丢的自行车没找回来,厂里本来想再给她一辆的,可是她想着马上就要去首都那边了,就没要。

要了也带不过去。

而且,自行车这东西是大件,得了也担心丢,还不如不要,到时候就能把心思完全放在学习上了。

杜思苦离开机修厂后,坐公交车,转了两趟,终于到了火车站。

“同志,有去首都的火车票吗?”

“有,要哪天的?”

“有后天的吗?”

“后天上午八点的,要吗。”

“要。”

杜思苦掏出钱,买了后天早上八点的火车票。

明天她在请厂里相熟的朋友跟同事们吃顿饭,这要走了,还是要请一请大家的。

从火车站出来。

杜思苦站了一会,之后去附近转了转,挨到中午,在外头小馆子里吃了顿饭。后来又去了图书馆,一直呆到下午三四点,这才出来。

出来后,就往杜家的方向走,路上去了趟供销社,买了些罐头,想了想,还是买了些糖果跟瓜子。这些东西不重,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