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居者有其屋(第2/2页)
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大的终极梦想大概就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古词有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里修建的都是干部楼吗?”有人发声问道。
因为这些楼宇修建的看起来还颇为漂亮。
说来元时空后世的人或许都不大相信。那就是在50年代的时候中国建筑设计师急缺。缺到什么程度?
缺到很多地方想要修建单元楼,都不知道该怎么建。
但凡原时空中有人住过那些新建于50年代至70年代的老房子老宿舍(未改造版)。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起很多设计在使用上简直是有反人类和反直觉的。
把厕所直接修在厨房旁边,或者是厕所门正对着卧室门,这些都算是小意思。
有的房屋在一开始设计时根本就没有做好下水管道的设计。几平是天天堵年年堵。
还有的则是在房屋设计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好整个小区所在位置的排水。导致一至夏天暴雨时节,整片小区全部内涝。
这些堪称智障的设计。在全中国不知有多少。前前后后修修补补,改改拆拆。在这方面实在交了太多的学费了。
所以在这方面网咖给出了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由经过培训的施工队伍,建筑设计师以及相关的专家,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
不允许某些部门脑子一热一拍脑门,随便建了个楼出来。然后各种问题,虚耗国家财产。
就像是功德林学员们现在所看见的南京团结小区。就在他们以为这是马列党给干部们专门修建的干部楼时,王英光笑道:“这还真不是。这是南京的改善性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集合小区。面对的对象是工人群体。”
功德林的学员们面面相觑,当大巴车停下的时候,他们几乎不可思议。
“这么好的房子,你说都拿给工人住了?”
有人发问,语气中满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