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5/7页)
她跟搭伙的其他几家也说了,曾家和孙家答应明早把粮食送来,老太太抚着孙女额前湿润的碎发,一脸疼惜“煮饭的事儿有我和你四奶奶,你就别操心了。”
“我不操心。”梨花浅浅一笑,露出小姑娘才有的天真来。
老太太愈发没了脾气,见赵大壮还杵在这儿,骂道,“没事情干了是不是?”
“......”赵大壮瞄一眼梨花,“还有两个村也想建围墙,我让你铁牛叔过去看看,都是苦命人,该帮的就帮吧。”
当然,他们腾不出手帮忙挖地基啥的,赵铁牛过去,无非帮忙确定围墙的走向和范围而已。
老太太对他还有气,不耐烦道,“走吧走吧,看见你我就头疼。”
“......”难道不是老太太把他叫回来的吗?心知不能和老太太讲道理,赵大壮温顺的走了出去。
梨花叫住他,“我也去看看。”
老太太眉一竖,“你没吃饭呢?”
“碗给我,我边走边吃。”
她有话和赵大壮说,被老太太听到就知道她下山了,她让赵大壮帮她端碗,抓着他手臂走了出去。
老太太不满,“怎么比我这个老太婆还忙?”
老吴氏看得也不舒坦,“不知道的以为大壮是她仆人呢。”
老太太一瞧,赵大壮一手托着梨花的小手,步子迈得小,估计怕梨花摔着,走两步就要偏头看梨花一眼,很像梨花给她讲的宫里太监搀扶娘娘的情景,老太太噗嗤笑起来,见老吴氏看过来,强行拉下上扬的嘴角反驳道,“三娘是未来的族长,大壮多上点心怎么了?”
真想让她照照自己现在的嘴脸,有那么好笑吗?眼睛都笑没了。
她一笑,老吴氏就浑身不爽,上次和老太太动手后,回去就挨了骂,想她嫁进赵家这么多年,为赵老四生儿育女,最后竟比不过一个寡妇在他心里的位置,换成谁高兴得起来?
顾及老伴儿在洞里,她别开脸,“洗碗吧你!”
走出老太太的视线,梨花缩回手,告诉他山下的情况。
赵大壮另外一只手托着草,草上放着滚烫的碗,碗里升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脸,但冲天怒气难掩。
“他们舍弃戎州就算了,竟朝自己百姓下手,这样的朝廷,根本不配百姓为其效力!”
这几年,面对越来越严苛的赋税,百姓早有不满,但始终不曾生出过反心,哪怕遭益州兵逼得逃到山里,大家想的也是哪天太平就回乡种地。
老百姓没有大智慧,他们起早贪黑的干活,收回来的粮交税后养活全家都难。
这般困苦,朝廷还是不肯绕过他们。
要求男人打仗,然后欺负留下的女人,老百姓的命就这般下贱吗?
赵大壮满腔愤恨,终究化为无奈,“没有男人,她们可怎么办?”
“所以我想让她们搬到山里来。”梨花解释,“每个州府都在囤兵,咱们也不能示弱...”
“但益州衙门追究下来怎么办?”
“咱们休养生息这么久,不至于没有胜算。”
如果是几天前,梨花可不敢大放厥词,但这些天到处挖土,有意无意形成了陷阱,加上树村的人,击退几百上千人不成问题的。
她沉吟道,“世道乱成这样,咱们不壮大势力,保不齐哪天有人借剿匪的名义攻进来,堂伯,经历这么多事,你甘心对朝廷俯首称民吗?”
甘心吗?背井离乡,看到的是官府的漠视,驱逐,逼迫,如何能甘心?
他张了张嘴,发现满嘴苦涩,然而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反问梨花,“你觉得咱们真能跟几路势力抗衡吗?”
“假以时日,总有能抗衡的那天。”
目前,戎州是岭南的天下,是最乱的,荆州有戎州全部兵力,最为太平,而益州贪官污吏当道,人心涣散,迟早也会乱。
他们夹在三股势力中间,引起不了太多注意。
荆州最强,瞧不上她们这种难民,益州知道山里有人,但害怕出兵会给岭南有机可趁,不敢大规模派兵攻打她们。
所以,这就是她们养兵的机会,“堂伯,我不想再任人宰割了。”
不任人宰割就得自己当皇帝,赵大壮不敢相信梨花有这种心思,说出另一个弱点,“咱们没有正规军。”
“现在没有,以后谁说得准?”梨花看向远处,两个穿着翠绿色树叶做的衣裳的官兵挑着泥回来,她道,“你看他们适应得多好。”
几天而已,从不着寸缕到自己摸索缝补的树叶衣裳,人的忍受力远比她想象的强,梨花道,“他们不就是正规军吗?”
赵大壮诧异,“你想用他们?”
梨花还没想清楚,但她没自信能收服他们,有所保留道,“我没读过书,不懂怎么调教人,但来日方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