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5/5页)
以为他小解忘了上车,叫阿耶回去找。
赵广昌老来得幼子,打小就宝贝他,得知儿子可能因小解落在了半路,他往回找。
找到官道也没看到人,喊名字也没人应。
他怀疑草丛埋伏着人拐子,见四郎生得可爱就拐走了。
他也怀疑过四郎是不是回村了,但四郎是坐车下山的,根本不识路。
再者,离开的前一晚,他和姐弟两讲过道理了,姐弟两保证会听话不乱跑,没理由回村。
万万没想到,竟是在山里迷路了。
梨花虽然没有仔细说,但看四郎连他都不认了,定是吃了很多苦。
他拂去眼角的泪,对女儿说,“四郎最听你的话,待会你哄哄他,让他别生阿耶的气,阿耶发誓,往后再也不弄丢他了。”
儿子不理自己,定是生气的缘故。
一家三口去到院里,村长已经招待梨花她们落座。
赵漾坐在梨花膝盖上,盯着桌上的黍米粥发愣。
果真是儿子,元氏哭着扑过去,“四郎...”
赵漾偏头看了眼,眼泪汪汪的喊阿娘。
元氏喜极而泣,伸手抱他,“阿娘抱抱...”
赵漾一听这话,立刻扭开头,“不...”
元氏的手僵在半空,想到丈夫说儿子对她们心里有怨,拉过女儿,“给阿姐抱抱好不好?”
赵漾看到赵文茵,哇的声哭起来,“阿姐抱,阿姐抱。”
梨花的怀里一空,不由得看向赵文茵,她瞧着比在村里时要瘦点,没什么精气神。
不过衣服皱巴巴的,看着却不脏。
不像受委屈的样子。
赵文茵抱过赵漾,呜呜呜的哭起来,“你去哪儿了,我醒来到处找你,呜呜呜。”
睡觉前,她问赵漾困不困,赵漾说困,她就让他靠着自己睡。
车里还坐了夏家明家山英婆家的人,这么多双眼睛都没看到赵漾怎么失踪的。
山英婆信鬼神,说山神看赵漾乖,把他带走了。
她不信,这会儿抱着人,她反复追问,“你去哪儿了?”
赵漾不回话,一个劲儿的哭。
骨肉团聚,边上好些个管事偷偷落泪,但梨花发现石进脸上没什么情绪,甚至还不如看到她的第一眼的惊讶来得夸张。
她扭头去看牛五郎。
后者双目充血,额头青筋直跳,下一刻,他起身离桌,“弄几个难民去刑房。”
佟管事默默退到角落里。
村长痛恨戎州人,稍有不顺就拿戎州人撒气,那间刑房里,不知死了多少难民了。
去年冬,记录在册的难民两千八百多人,过个年,人数降到了两千四。
上头派人来查,查到的是死于寒冷。
清明前后,村里又死了两百多人,这事传到荆州,不久就换了新县令。
新县令不喜酷刑,禁止欺压难民,若知道村长滥用私刑...
他看向小娘子,心里担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