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上次梨花就有所猜测,不过急于离开,并没仔细打探。

此刻望着山野间跳跃的火光,庆幸那晚在弄堂时没回应老丈任何事儿,否则极有可能掉进对方的陷阱里。

夜风渐起,那些管事抬着人走了没多远又折回,梨花往前爬了两步,仍看不清怎么回事。

“他们在干什么?”

“打人。”李解趴在她身边,目不转睛盯着火光

聚集处,“约莫难民斗殴伤了人...”

话音刚落,山野间就响起了男人沉闷的哀嚎,同时还伴着管事们的谩骂。

赵铁牛挤过来,满脸愤慨,“他们这是要把人往死里打啊...”

男子汉顶天立地,若不是疼得受不了,怎么可能哭得这么大声,他偏头问梨花,“三娘,咱们什么时候进村?不打得那帮孙子满地找牙真当咱戎州人好欺负呢。”

“明天再说。”

牛和马拴在树下,李解觉得地上湿气重,让梨花睡在牛车上。

牛车没装草棚,躺在上面,睁眼就能看到璀璨的星空。

一闪一闪的星星,温柔的照着荒野,夜风拂过时,草木轻轻摇曳着,让这燥热的夏日夜晚多了几分清爽静谧,她歪头,左右两边的草堆上躺着族里叔伯。

他们静静望着闪烁的夜空,神情平静。

“上次躺在路上看星星还是去年逃荒的时候。”不知谁先说了句,立即有人附和,“是啊,一看到星星就收拾行李赶路,那会觉得迷茫绝望,现在回想,挺怀念的...”

“有啥好怀念的?”

“二堂叔还在,我不会做木桶,他手把手的教我,没嫌弃过我半句...”

梨花也想起二堂爷来,瘟疫横行的时候,二堂爷要她别管他,说他有棺材,死了就死了,千万不能连累族里人,随着族里生病的人增多,二堂爷一直很愧疚。

所以后来抢着干活。

“二堂叔还活着就好了,他种的麦子收成好,可以养活很多人,八娘若回来,定不会饿肚子的...”

赵八娘被婆家发卖之事瞒着二堂爷的,想到他死前都不知道女儿的遭遇,几人难过起来,“也不知道八娘被卖到哪儿去了...”

除了八娘,他们还聊到其他亲戚家人。

去年粮食吃紧,他们自顾不暇,现在有了粮,不可避免的想起那些亲戚来。

世道艰难,但凡自己有能耐,怎么可能不帮衬亲戚朋友,跟明夏胡几家闹成那样,不就穷给闹的?现在日子好过了,能帮的他们还是愿意帮的。

想到这点,他们不由得看向牛车上的梨花。

“三娘,夏家他们将来想回来投靠咱,咱该怎么做?”

梨花说,“明家已经跟堂姑和离了,两家再也干系,夏家和我隔着血海深仇,要我亲近他们是不可能的,至于其他几家,到时候再说吧。”

到时再说便是不会同意他们进村了。

大家听出她的言外之意,又问,“山英婶她们呢?”

梨花对山英婆就更不喜了,在奎星县那会,山英婆为了活命出卖族里的位置,那会要不是为了顾全大局,梨花是要撵走她们的,山英婆心眼不坏,就是太自私,这样的人平时没什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容易坏事。

梨花反问,“堂伯希望她们回来吗?”

“不知道,挺唏嘘的,咱齐齐整整的出来,熬过饥寒交迫,竟分道扬镳...”

“人与人是讲究缘分的,只能说我们没有缘分吧。”梨花翻了个身,面朝着他们,声音低沉,“山英婶穷久了,想多攒些田地无可厚非,所以她和我阿奶那点事儿我从来没放在心上,我在意的是她遇到坏人竟出卖我们...”

“幸好那晚来的是难民,如果是岭南人...”

余下的话梨花没有说完,在场的人却懂了。

山英婆全家也进不了村了,想想也是,山英婆走前把田地全卖了,即使进村也无地耕种,一家老小靠什么活。

“三娘说得对,山英婶看着慈眉善目的,做的事竟那般恶毒。”

“你们莫觉得我冷血,岭南人一日不死绝,咱们就始终处于危险中,真接纳了山英婆婆,将来她又出卖我们怎么办?”

“我们知道的,三娘你是族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不会有怨言的。”

树村和富水村的村民知道梨花带着他们从青葵县逃到益州,无不称赞他们福气好,遇到了个懂得未雨绸缪的人。

以三娘家的家底,她完全可以带着整个三房逃跑就行,但她走哪儿都带着他们...

他们能在天灾祸乱里活下来,多亏了梨花。

所以为着梨花慷慨赠他们粮食一事他们也不会怨恨梨花。

“我知道族里有人不服我,等天下太平,我就把族长的位置让出来的。”梨花以退为进道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