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天麻麻亮就得赶路,赵广从困极,躺着就阖了眼,没有再理会杜老头。

三娘从不轻视老人,纵然族里最忙的时候也只给老人安排轻松的活计,杜老头年事已高,不便颠簸,待在望乡村何尝不是好事?

于是他就没多想。

直至天际泛白,众人搀扶着准备赶路,章二娘忽然来了句,“怎么没看到杜老丈他们?”

担心出现掉队的情况,动身时,梨花都会清点人数,此刻正卷了竹席放箩筐,闻言,朝人群看了眼,“会不会如厕去了?”

一行共八十九人,男子十七人。

除了杜家祖孙两,其他男子都伤得较重,梨花没有找到他们之前,好多事都是祖孙两做的。

章二娘朝茅坑方向喊了两声,许久都没人应。

梨花抽出筐里的锄头,慢慢往茅坑走去,赵广从杵着拐跟在后头,“昨晚他就睡我旁边,说他年纪大了,走不到安福镇去了,想给我做长工...”

梨花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拨开草往茅坑瞧去。

粗糙的篱笆里,并没人影。

“人呢?”赵广从心下不安,“不会被岭南人抓走了吧?”

梨花拨着草,走向茅坑,在茅坑后方的地上发现了脚印。

挖茅坑挖出来的土随意堆在四周,以篱笆门的方向,这儿不可能来人。

赵广从也瞧见了,脸色煞白,“有人来过。”

梨花抬起脚,一只脚落在脚印上,目光眺向前方,“他们该是往那个方向走了?”

脚印不乱,不像多人踩出来的。

赵广从困惑不已,“他们为什么要走?诚然我拒了他们做长工的请求,但村里始终比这儿安全啊。”

梨花也想不明白,“你再说说他们的事。”

赵广从就从难民村开始说起,“我到难民村的时候,村民们跟管事快打完了,杜老头抱着手臂粗的木棍,哭嚎着往管事头上砸,雨势很大,我怕他继续淋雨会染上风寒,上前劝他收手...”

“暴雨淹村,我们往山里逃,他因身子骨不好,一路都在咳嗽,后来喝药有所好转,到戎州后,遇到岭南人,他嚷嚷着不想活了,要跟岭南人拼了,我念他白发苍苍,不忍让他送死,就拉着他跑...”

说着,他偷瞄梨花,“我不是故意退缩,身边没有个帮手,我要死了,他们肯定也活不下去的,村民们知道这点,让我带着人先跑。”

那时候已经不可能全身而退了,村民们只能竭尽全力的保着部分人撤退。

饶是这样,仍被岭南人追上,双方经过惨烈的厮杀,活了几十人下来。

梨花没有追究他的意思,问道,“昨晚杜老丈还说什么了?”

赵广从心虚,“说想跟着伺候我。”

“原话。”

赵广从垂眸,“他先问我你阿奶是不是很疼你,然后又问我能否待在村里,我问他哪个村...”

他语速慢,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话,末了,嘀咕道,“杜老丈的脾气也太大了,我不就拒绝他而已,怎么就负气跑了呢,要是碰到岭南人...”

后果他不敢想了,问梨花,“咱们要去找找他们吗?”

“不了。”梨花看向草丛,杜老丈他们踩过土,连着带起了些泥,她往前走了几步,“今个儿咱们不歇了。”

“会不会被岭南人发现咱的踪迹?”

岭南人像鬼魅似的转悠,在这之前,他们只敢趁着光线昏暗赶路。

大白天的,枝桠摇晃凶了就会暴露行踪的。

“待会我走前边,你们和我保持些距离,若有异动,你们自行找地方躲藏。”梨花转身往回走,“离戎州城已经没有多远了,不休息的话,夜里就能到。”

杜老丈想进谷,恐怕不是感激赵广从为孙子谋前程那

么简单。

回到人群,梨花清着嗓子道,“今天就不停下休息了,大家要是累了,咬牙坚持一下。”

村民们敏锐的察觉到出了事,“不管杜老丈他们了?”

“你们和他一个村的,知道他老家是哪儿的吗?”梨花问。

结合赵广从的话,杜老丈不告而别只有两个原因。

要么想回老家,要么望乡村有他害怕的人。

如果是前者,杜老丈不可能央求赵广从带他去山谷,所以多半是后者。

望乡村的村民都是受管事压迫之人,杜老丈如果害怕,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深思了。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摇头,“他儿子儿媳死得早,平日不怎么跟村里人来往。”

梨花看向在场的汉子,“你们也没见过?”

妇人怕遭管事毒手,没事不会出门,汉子们的顾忌总会小些。

十几人面面相觑,“他在村里很低调,可能因为这样,管事们找茬也甚少找到他们祖孙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