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4/4页)

安福镇和梁州接壤,往西北走,更容易遇到梁州人,所以安福镇的人不怎么去县里。

“铁牛叔也没去过?”

“没,我这口音,骗骗安福镇的人都吃力,到了扎尔县,恐怕更是瞒不住了。”

经春花怀疑他后,他是谨慎得不能再谨慎了。

他说,“去扎尔县会经过一片草原,那儿乱得很,纵使我不怕暴露身份,也怕草原上的人趁火打劫啊。”

赵铁牛自认不是莽撞人,所以不做危险的事儿。

“那铁牛叔去过梁州部落吗?”

“没,梁州部落都住在村寨里,进去容易出来难...”

除了安福镇,他哪儿也没去过,赵铁牛老实说,“好奇心害死猫,我要是乱跑出了事,这一千多人怎么办?”

“铁牛叔做得对,你要是出了事,大家就得像无头苍蝇乱转了。”梨花说,“以后真遇着事就往益州城跑,跟守城官兵说你是李莹的远房表叔,让他们给李莹捎个话...”

“咋了,你往后会长久的住益州城里?”

“古阿婶和芳姨住在城里打探消息...”

“成,我知道了。”

梨花打算第二天回的,因菘菜干弄出来,接下来几天,梨花天天跟大家一起烤菘菜。

菘菜的水烤干才会储存得久,梨花她们启程回去时,推车轻便了许多。

几十辆推车,除了新鲜的菘菜,还有烤熟的菘菜,另外,赵铁牛还给他们装了六十只风干的兔肉。

担心惊动镇上的人,她们半夜走的,赵铁牛送他们到半山腰,有些不舍,“三娘,你堂婶她们就多劳烦你照顾了,待来年开春收了麦子我再回去。”

“好,铁牛叔,这儿冷,你们要保重身体,缺什么就差人回来说。”

“我还能委屈自己不成?”赵铁牛穿着蓑衣,口鼻遮在黑色的口鼻巾下面,只露出双漆黑的眼,“李解,照顾好三娘啊。”

“是。”

同来的还有些村民,待李解说完,他们局促的上前,“十九娘,我家大郎就交给你了,他要不听话,你尽管揍...”

其他人连连点头。

孩子能找回来他们感激不尽,“十九娘,他们的命是你救的,你随便打,我们不会多说半句。”

梨花弯眉,“他们很听话,天天跟着年纪大的兄长捡栗子呢,明年收麦子时我把他们带过来。”

几人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就让他们待在山里,时机成熟,我们会回去看他们的。”

路上随时可能会遇到岭南人,孩子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实在经不起第二次了。

马车渐渐驶远,梨花同火把下的人挥手。

钻进车里后,见赵广从仍撩着帘子探头张望,她问,“二伯不舍?”

“有点。”赵广从说,“咱们到了后,没听到他们抱怨过半句,但前两天我到地里发现好些菘菜窝空了,定是遭人偷了,这儿离梁州近,知道镇上没什么人,梁州人来偷,他们防不胜防啊。”

“二伯之前怎么不说?”她竟截然不知。

“他们不想你担心,我怎么好多话?”赵广从放下帘子,一会儿工夫,手背冻得通红,赶紧凑近炭盆烤火,说道,“想必他们应付得来吧,别说,你铁牛叔在族里一惊一乍的,来安福镇后倒是稳重了许多。”

“他是老大,天塌了得由他撑着,自然不可能像从前那样自在。”

就是赵广安也变了许多。

赵广安不是打猎就是种药材,有片山坡系满了红绳,梨花没有去看过,但赵广安说特别漂亮。

想到赵广安,她端详起面前的赵广从来,“二伯,族里没多少盐了。”

赵广从预感不好,“那...那怎么办?”

“我让大伯去南边看看有没有岭南人,没有的话,咱得回戎州弄点盐回来才行。”

赵广从眼皮突突直跳,“怎...怎么弄?”

不会要他回青葵县弄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