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在车上就没忍住多瞧了几眼。

如今听到苏氏的话,恍然回神,她确实做得过了。

陆鸢见她眼神清明了些许,她才继续道:“银钱就不用借了,若是不够治眼疾,我慢慢攒就是了。”

杏娘垂下眼,也不知想什么。

许久后,才抬起脸,眼底已经清明一片,她狐疑地盯着陆鸢看。

陆鸢有些莫名,摸了摸自个的脸:“你瞧什么?”

杏娘疑惑道:“你分明就是与我一样的山野村妇,可你怎知道那么多道理?说话还咬文嚼字的?”

陆鸢顿时挺起背脊,得意道:“那你就不晓得了吧,我也是识字的。”

杏娘神色讶异,声量不自觉地就大了些:“你还识字?”

声音传到了另一棵树的树底下,祁晟抬脸朝向了她们说话的方向,问身边的刘俊生:“是丽娘回来了?”

刘俊生点了点头,有些一言难尽地望向那边说话的两个妇人。

“弟妹在和杏娘说话。”

祁晟点了点头,随后道:“那便不要去打扰她们了。”

刘俊生张了张嘴,想问‘你就不怕杏娘与弟妹说什么?’但碍于有别人,只得闭上嘴。

陆鸢与杏娘道:“你可别瞅我现在黑不溜秋,又瘦得脱相,我没逃荒前,也是村里的一枝花呢。”

杏娘一脸不信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眼。

陆鸢:“你不信?”

杏娘摇了头:“不信。”

陆鸢:“那你且瞧着吧,等我挣钱了,好好捯饬我自己,说不定你还会觉得祁晟都配不上我呢。”

杏娘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捂嘴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你这脸皮子可真厚。”

陆鸢白了她一眼,道:“你这样说话,我可不想搭理你了。”

杏娘也哼了一声,道:“说得好似我愿意搭理你似的。”

两人又谁都不搭理谁了。

时辰有些过了,李老汉才挑着担子姗姗来迟,虽跛脚但步子走得极快。

刘俊生大老远就喊:“李叔,慢点走,不打紧的。”

好一会,李老汉才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说:“快收摊了,有人来看篮子,磨磨叽叽了好半日也没买,这才耽搁了,让你们等久了。”

陆鸢道:“没事,耽搁不了多久。”

她瞅了眼担子的货量,道:“李叔今日的生意似乎不错呢。”

李老汉抹了一把汗,笑道:“今日生意确实不错,都卖出去了好几个篮子,簸箕也卖出去了一对。”

李老汉干不了重活,所以平时就做一些竹编到市集上卖。

人到齐了,刘俊生也就赶着牛车回去。

回到家里,陆鸢放下担子,刚洗好手,两个孩子就跑了过来。

陆鸢日常揉了一把她们,就直奔厨房揭锅盖找吃的。

锅里还温着粥。

熬药的锅里边也温了药,她打开瞧了眼,是两个孩子的打虫汤药。

药渣已经捞出来了,药汤的颜色也很浅。

她盖上盖子,等会她喝了粥后,再给两个孩子喂。

陆鸢盛了两碗粥,端到了屋子里头。

祁晟在外头洗手洗脸,她喊:“快进来喝粥了。”

外头日头大,桌椅有一半晒到了,只能进屋吃。

祁晟摸索进了屋,两个孩子都不敢进来,就在门口边上看着。

陆鸢朝她们招手:“进来呀,在外头做什么。”

春花踌躇了一下,才拉着妹妹的手进了屋子,躲在她娘的身边。

陆鸢问他们:“曾祖母去哪了?”

春花道:“曾祖母说芦花长出来了,去割一些回来填被子衣服。”

陆鸢也想起来了,之前大雨过后,芦苇就疯涨,最近芦花也长出来了。

陆鸢皱眉道:“要割也是早上割,顶着这么大的日头干活,也不怕中暑了。”

她放下了碗,对祁晟道:“你先吃着,我去把老太太喊回来。”

祁晟也担心,点头道:“你去吧,我等你回来再吃。”

陆鸢便起身出了屋子,两个孩子也跟着出来了,陆鸢与她们道:“你们在家待着。”

她拿上草帽就往河边去。

还没到河边,大老远就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在河边割着芦花。

陆鸢心里有些酸涩,呼了一口气,平缓那点酸涩后,大步走了过去。

“早上和傍晚来割不就成了,还冒着这么大的日头跑来割芦花,也不怕中暑了。”

何老婆子见是她,抹了一把汗,说:“这第一茬的芦花柔软,要等到早上或是傍晚,都割不上了。”

陆鸢提起装了一半芦花的背篓,说:“别割了,回去吧。”

何老婆子道:“多割些再回去。”

陆鸢立马把她手里的镰刀拿了过来,道:“老太太你这样不是成心让郎君担忧么!大夫可说了,郎君现在可不能过多忧思,不然这眼疾可难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