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页)

陆鸢正和胡七娘正磨着豆子,他这才回来。

陆鸢见他两手空空,也没问什么,随着他进屋。

进了屋中,才压低声音问他:“咋去了这么久?”

祁晟在公署任职的事,陆鸢不仅没有和左邻右舍说,更没有和胡七娘说。

一是怕有事求他,难拒绝。二是让别人畏惧他们家,或是奉承他们家,多多少少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她也就瞒着,谁都没有说。

祁晟道:“今日去公署,县丞与我说了许久关于岭南山匪的事,聊着聊着就午时了,也就让我留饭,盛情难却,只得吃了才回来。”

主要是祁晟想走,杨县丞一手放在了他肩上,那力气状如牛,自诩力气极大的祁晟也不是其对手,便被带到了饭桌前,再拒绝便不好了。

陆鸢虽不知都聊了什么,也一猜也能猜得到,这是老板给得力员工画饼去了。

祁晟从怀里掏出了三块银饼出来给她,说:“这是安平镇剿匪所得的赏银。”

陆鸢看到银饼时,愣了一下,拿过来仔细看了眼。原本想咬一下,看看硬度,但一看脏兮兮的,也就歇了这个念头。

银块的做工很是粗糙,一点也看不出来这就是真的银子,但既然都是公家赏的,就不存在假银子的说法。

“这回怎么不是铜钱,反倒是银子了?”她奇怪道。

她掂了掂,感觉一个银饼有十两重:“是十两一个吗?”

祁晟点头:“这回的赏钱是三十两的银子,因着三十贯钱不方便,便给了银子。”

陆鸢转把自己记账的账本拿了出来,翻到年前最后的盘的账面上,道:“离咱们在城里买房的计划又进了一步。”

祁晟从没过问过家里的钱财,倒是有些好奇的问:“现在家中有多少存银了?”

陆鸢加了一下,道:“加上你带回来的这三块银锭子……三十八两八百文。”

大头还是祁晟用命挣回来的。

说了银钱数目后,陆鸢忽然想起之前和祁晟提起过的,有五十两银钱才考虑要孩子的事,这还是说得太少了,早知说到百两了。

这祁晟的月钱加上她每个月挣的,一个月起码能存下四两银钱,这不用五个月就够五十两了。

更别说这过年的几天,每日都有四五百文的利润了,八日下来,也有好几两了。

祁晟见她忽然不说话了,问:“怎么了?”

陆鸢摇了摇头:“没事,就是在琢磨过了初八后,就去庄宅牙行问问房价,也好有个奋斗的目标。”

过了初八后,陆鸢都打算歇几天,也给胡七娘放几天假,这几天实在是太累了。

祁晟点了点头。

随后道:“对了,元宵过后,我可能还得离家数日。”

陆鸢看向他:“要干嘛去?”

祁晟:“县丞想让我挑些人到山林中锻炼。”

陆鸢闻言,因早就料到过了,也不意外:“行吧,反正年后,也就元宵节那天最忙,过后就没那么忙了。”

她算了算日子,随而道:“而且还有十一日才到元宵,也不着急,东西慢慢准备着。”

祁晟闻言,道:“东西我自己备就成。”

陆鸢:“你备你的,我备我的。”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做登山包。

她虽没有买过登山包,但样式大概清楚,家里有个手巧的老太太,十天时间应该能做完,不过得买点桐油加工过的油布,既可以防雨又可以防水。

便是做成雨衣,也好收纳进包里。

初八晚收了工,陆鸢把工钱结给胡七娘后,道:“初十就不出摊了,先休息三日再上工。”

胡七娘这些天也确实累得不行,不过也累得高兴,毕竟钱都挣到了。

第二日午时归家,正好赶上了中食。

老太太把围裙解下,道:“本来还想着给你们送饭的,你们就先回来了。”

陆鸢道:“太累了,就睡过头了。”

她摸了摸春花秋花的小脸蛋,这小半个月一直在忙,都没怎么陪这俩孩子玩。

老太太催促道:“赶紧洗手准备吃饭吧。”

中午的菜只有炒酸菜和菘菜,还有个拌豆皮,这几天大鱼大肉吃腻了,现在吃些清淡的,陆鸢倒是胃口大开,喝了两碗粥。

吃了中食,祁晟来收拾,两个孩子也在一旁帮忙,虽然帮不上什么忙,陆鸢还是很捧场的夸了两个孩子:“春花秋花真勤快,都不用喊,就帮忙收拾。”

“郎君也好勤快,收拾得真干净。”

老太太睨了她一眼,这分明是捧着干活的人,让他们干得更积极。

真是个机灵鬼。

陆鸢夸了之后,转头看向老太太,和老太太对上视线,一眼就看到老太太那了然一切的眼神,讪讪问道:“老太太,让你帮忙做的包,做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