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3/4页)

楚天青微微弯腰,与他 距离更近:“但是你把我写进你的日记里了,我只想看和我有 关的那一部分,我又不看别的。”

“你还挺有 理,”纪明川想笑却 没笑,“不过,这本日记不是写给你看的,有 理也没用。”

有 理也没用?

楚天青又坐了下 来。她确实很想看那个 笔记本,却 也知道纪明川不会轻易屈服。他 嘴硬得很,绝不会说“求求你看看我的日记”,只会说“你不要再白费力气”。

她故意挑衅:“等我的月考试卷发下 来,你会不会找我借卷子?”

早读课开 始了,班上同学都在大声念书,纪明川却 是沉默无语。他 还没开 口,楚天青又笑了出来:“我逗你玩的,我不要你的日记,我还是会把卷子借给你,哪一科都行。”

纪明川始终没说一个 字,但他 的心跳又加快了些 。他 假装平静地站起身来,讲台前冯康喊了一声:“纪明川,王老师叫你去办公室,领语文卷子回来发!”

纪明川的脚步比平日里更快。

几分钟后 ,纪明川抱着厚厚一沓卷子回到教室。班里顿时热闹了,不少人坐得更直了,空气一下 子紧绷起来。

纪明川把卷子一摞一摞分发给各组的组长 ,很快,所有 人都拿到了自己的试卷。

楚天青是全班最高分,连作文也几乎满分。答题卡上,她的名字旁边,多了一个 鲜红的圈,那是王老师特 意标注的语文第一名。

纪明川回到座位后 ,很客气地问:“能不能借我看看你的语文卷子?我可以 和你交换。”

楚天青有 些 迟疑:“那你不能给别人看。”

纪明川立即答应:“一定不给别人看。”

过道上传来脚步声,楚天青抬头,看见宋远舟正 慢悠悠地走过来。她小声问:“万一你同桌宋远舟非要看呢?”

纪明川想也没想,脱口而出:“那我就把他 的头按到课桌上。”

说完他 自己也愣了一下 ,补了一句:“当然,我会注意力度,不会给你惹麻烦。”

“那倒不至于,”楚天青这才把她的试卷递给他 ,“但你得好好保管。”

卷子落到纪明川手里,他 翻开 纸页,看到了那一篇高分作文。

这一次的作文主题是“时间的回音”,要求十分明确:每个 人都在时间中长 大,也在时间中回望。童年的一朵花、一场雨、一句话,或许已经悄然改变了人生的方向。时间终将流逝,回音又有 多少可以 留存?请结合个 人经历或观察,写一篇文章,文体 不限,谈谈你在成长 中所听见的“时间的回音”。

楚天青的作文题目是《屋檐下 的雨声没有 停过》,她的字迹端正 又秀丽:“小时候的雨,落在屋檐下 ,浸湿篱笆,也滴进了竹筐里。那时候,家里老人都还健在,爷爷在村口修理自行车,奶奶在屋里缝补衣裳,外公外婆扛着锄头回家,妈妈已经做好了瓦罐汤,轻声唤我吃饭。我以 为人生始终如此,父母会为我撑起一片天,风雨只是屋檐之外的喧嚣,就像远方陌生人的争吵声,我听见了,却 不明白……”

第一段好像还挺正 常的,纪明川还没读完,“砰”的一声,宋远舟敲响了他 的课桌。

纪明川把卷子往怀里一塞,没让宋远舟看见一个 字,然后 才站起来,给宋远舟让路。

宋远舟狐疑地瞥了一眼纪明川,又转过身,和楚天青对视了几秒,但他 什么 也没发现,只能沉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纪明川把自己的习题册和辅导书拿出来,一本又一本,堆放在课桌的交界处,垒出一道高大的书墙,完全挡住了宋远舟的视线。

宋远舟倒抽一口凉气,又不敢问纪明川,干脆回头问:“青神,你们 怎么 了?”

“没什么 ,”楚天青喃喃自语,“我在思考人生。”

“那你慢慢思考吧,我感觉你也不比我正 常多少。”宋远舟转了回去,没再开 口了。

纪明川仍在阅读那一篇作文。

他 读到这几行字时,指尖略微抬了一下 ,又落回了纸页上:“八岁那年,外公走了。母亲带我从坟头回来,那晚下 了一夜的雨……十三岁那年,爷爷奶奶相继倒下 ,家里债台高筑……我守着生病卧床的外婆,她躺在床上望着屋檐,一动不动……我仿佛站在生与死 的分界线上,第一次意识到,人活在世间,其实一直是在为某个 终点做准备……”

纪明川把纸页捋得更平整,接着默读下 去:“年幼的我还不懂,原来成长 ,不只是一点一点往上走,也可能是一次一次往下 坠……可也正 因如此,人生会在前进与后 退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方向。我渐渐明白,雨会停,天也会亮。倘若有 一天,父母不能再为我撑伞,我也能依靠自己在雨中站立。我已经学会了独自撑伞,将来,也想把伞递给那些 仍未走出风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