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4/5页)

有时,坐在一旁的卫知行也会突然插一句话 ,教室里的气氛更凝重 了。

楚天青知道 ,卫知行不 仅是谭千澈的得意门生,更是出 了名的不 近人情 。他对待项目的标准一向极为苛刻,学生的回答稍有不 妥,都会被他一句话 顶回去。

不 知不 觉,谭千澈组的学生发言已经全部结束了。

轮到万沐春上台了。

楚天青不 由得替她捏了一把汗。

万沐春手心发凉,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迈步走向讲台。她站定,咳嗽了两声,勉强撑起一抹笑容:“各位老 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万沐春,来自信息学院,和楚天青、纪明川是一个 班的,我们 都是二班的学生……”

“别说废话 了,”卫知行拍了一下桌子,“你直接说,你本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有什么进展,结果如何?你的研究方向,具体细化到了什么层面?现在还存在哪些核心难点?”

万沐春只 能回答:“啊,老 大,你说什么?”

卫知行继续追问 :“你参与的这个 课题,现阶段的实验数据收集或者清洗,完成了百分之多少?你负责的部分,具体做完了哪些操作步骤?你上周提出 的假设,经过初步验证了吗?数据支撑性如何,有没有异常偏差?你有没有对比过同类研究在近三年内的进展?你要列举出 至少两篇与课题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 ,简要说出 它们 的方法与优缺点,最好是两年内的新论文 ,不 要拿着落后的东西来汇报。”

听见这一连串问 题,纪明川皱了一下眉头,楚天青也倒吸一口凉气。

万沐春差点跪在了讲台上。她自言自语:“我才刚上大一啊?放过我吧。”

卫知行还是没有放过她,又问 :“你认为你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准备如何弥补?时间表制定了吗?”

“好了,给她一个 机会吧,”尤以恒忽然出 声,“她今天在实验室刚做了基础实验,操作结果很不 错,她进你们 组还不 到一周,才刚半周,你让她交出 成果,是不 是太急了点?引导学生也要有个 限度。”

卫知行转头看了他一眼,语调依旧漠然:“那 就让你们 组的人上台吧,先让大一新生来发言,长幼有序。”

方怡雯合上了笔记本:“楚天青,你先来。”

楚天青点头,走上讲台,拿起马克笔。

她快速在白板上写下了她整合的几篇核心论文 脉络,简明扼要地串联出 自己 的新假设,清晰地写出 推导公式。时间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内。

当她讲完了,她回头一看,竟然看见谭千澈笑了笑。

“你也是省立一中毕业的?”谭千澈问 。

楚天青点头:“是的,老 师。”

“还不 错,”谭千澈微微点头,“不 过,你还要继续学,争取早点确定课题,早点发文 章。”

谭千澈组里的几个 学生“嘶”了一声,在他们 组,谭千澈的那 句话 ,已经算得上是极高的评价了。

楚天青走回自己 的座位。

纪明川已经站起身,走向讲台。他的发言也很清晰简明,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切入问 题本质,把论文 思路交代得一清二楚。

卫知行提出 了几个 尖锐问 题,纪明川也能冷静应答,逻辑严密,没让卫知行抓到他的错误。

谭千澈敲了敲指节,淡声道 :“方老 师,你们 组的新生表现都还可以。”

方怡雯随口回答:“过奖了,还是谭老 师的学生更容易出 成果。”

谭千澈似乎没在意:“你和林知夏一样,只 挑尖子生培养,这些学生学得好不 好,和指导老 师没什么关系。倒是我们 组,哪怕刚进来的基础不 行,磨炼个 几周,也能练出 成绩,自然也就更容易出 成果。”

楚天青听出 来了,这两位导师话 里暗藏着针锋相对的意味。她大概能猜到,这两个 组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

她也明白,谭千澈和方怡雯都是从省城大学调到北京的,时间不 过三四年,想 在这里站稳脚跟,必须要交出 亮眼的成果。他们 的学生自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明争暗斗。

组会结束后,楚天青背著书包,缓步走出 会议室,方怡雯叫住了她:“楚天青,你今天表现得很好,我们 学校有两个 名额,能把学生送到新加坡量子计算中心做寒假实习。我帮你争取一下,成不 成还不 好说。”

新加坡?

楚天青从没出 过国。她一时激动,过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好,谢谢方老 师!真的谢谢您!”

方怡雯迈步走向电梯,楚天青还跟在她身后:“老 师,我还有个 想 法……我打 算先从一个 简单的课题做起,练练手,下学期再 去挑战更复杂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