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7/8页)

目的是想拍一些宣传片,扬我军威,起到震慑效果。

他的理由非常符合当下局势,第七舰队走了,但是对岸的还在嘴硬,要打又不可能真打,现在就是要拿硬货出来亮亮相。

基地负责人欣然同意,表示马上安排。

恽诚看着可以提供的飞机列表里面没有苏27,露出遗憾的表情:“据我所知,基地里最先进的飞机为什么不参与拍摄?”

“你说苏27吗?它还在检修。”

“是因为材料强度问题吗?那个新闻我也看到了,如果不飞到高空,也许不会有问题。只拍出库和起飞,飞行中和细节都可以只拍歼8,据我所知,苏27是现在大陆最好的主战飞机,已经买了,却不用,只怕会有一些不必要的猜测。”

恽诚顿了顿:“比如,这笔钱是不是真拿去买了飞机,或是进了某个人的口袋。”

恽诚所说的可能性,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曾掀起过轩然大波。

此次谈话看似轻松简单,不过是一个宣传片的拍摄沟通而已。

实则在进门之前,恽诚已经让自己手下的线人、情报收集者围绕着这次对话,进行了全方位的线索收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进行反复分析和推演。

他知道哪些话会让基地负责人心动,哪些话会让他不得不放弃即定计划,而跟着他的思路走。

只要是有人执行的任务,就一定会受到人性的影响,无人例外。

如果是机器执行,那就更简单了拔电源、塞病毒。

最终参与拍摄的名单中出现了苏27,做为现在最强战机,它会从最正中间的机库出来,绝对C位。

怎么选择飞行员,那就是基地负责人的事情了,他不多做干涉。

他答应毕星的只是“你想要的飞机型号一定会出现在名单里”,至于是不是安排你去飞,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参与拍摄的飞行员名单下来了,毕星名列其中,但飞的不是苏27,而是旁边的歼8,这让他大为光火。

毕星找到领导:“凭什么不让我飞苏27?我已经飞过两次了,柯鹰一次都没飞过!”

“检修还没结束,这次只是拍一个滑行和起飞的过程,很快就结束,重头戏还在歼8身上,除了你,还有谁战术动作最漂亮?换别人,我不放心。”

基地领导的话说得很动听,但是已经入不了毕星的耳朵了。

他要飞苏27!材料是不是有问题,那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当初歼8还不是有病,原本应该装的4毫米的钢钉,结果装上机的是35毫米的铝钉。

材料百分之百的有问题,但是做静力试验的时候,也不是每一架到92%的时候就断裂了。

如果每架苏27都有问题,国家也不可能豪掷五亿美元,大方地采购二十四架,还为此给蒙古缴纳了二十万美元的过路费。

毕星相信自己从贫穷农家能走到今天,绝对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运气没有那么差。

不让我飞是吧!好,我不仅要带走飞机,还要带走所有主力机型的参数和弱点!

到时候,一定会有人愿意花高价买下这些数据。

以他的身份,弄到数据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强迫柯鹰跟他换飞机。

三天后,晴空万里,是约定好的拍摄日。

阳光照在白色的机库大门上。

机库里,机务们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确保飞机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是歼8,苏27涉及的是材料问题,这事不是机务能管得了的。

柯鹰心情很复杂,他从来没飞过苏27,真挺想飞的,但是刚刚才看到一起空难,还不是飞行技术的错,他心里也在打鼓。

“你不想开的话,我来吧,你还有老婆孩子,我孤家寡人一个。”毕星劝说柯鹰自己放弃。

柯鹰犹犹豫豫:“那你怎么办?”

“有什么怎么办的,我可不怕老婆改嫁,自己孩子跟别的男人姓。”男人最了解男人,毕星一句话戳到柯鹰最在乎的事上。

不过,柯鹰还是没有松口,名单是领导定的,临阵要换机型,不是打领导的脸么?

如果不告诉领导,好像也可行,头盔一戴,也不怎么能看清脸。

但是这可是苏27,在最中间,是最重要的宣传对象,摄像机一定会拉得特别近。

到时候让领导看到他擅自换机型,恐怕死得更惨,以后也别想进步了。

忽然,旁边响起了纷杂的脚步声,还有介绍的声音:“这些就是今天参与飞行的战斗机中间的就是我们国家斥巨资从苏联,哦,现在叫俄罗斯,采购来的苏27”

摄制组到了,来的还有基地负责人、恽诚、王雪娇、张英山。

韩帆悄无声息地藏在某处,企图当狙击手,以防万一,王雪娇告诉他:“一架苏27值两千多万美元,你要是打不准,把仪表盘、尾翼之类的高级货给打烂了,你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