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8页)
活得够久,就是什么都能从史书中翻出来一些案例。
借外国的兵,打自己地盘上的人,就没有不悲剧的,不管是唐朝借回纥兵,还是石敬塘借契丹兵,后期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何况印度和斯里兰卡都是会因为种族和宗教真的打起来的两个国家,为了子弹上的牛油,印度敢跟英国翻脸,敢刺杀英迪拉。
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也是泰米尔族人拉起来的队伍。
“我也是这么想的……”阿兰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才没有向印度各位“寻求进步”的人士,推销这群雇佣兵。
王雪娇说:“希尔里议员希望能够最后一搏,由我出面,雇佣斯里兰卡人,我还在考虑,顶了这个罪名,我有什么好处,我又不打算在印度开工厂,再说,就印度人的这个素质,开工厂也生产不了什么像样的东西。”
听到她果然跟希尔里议员讨论借人的事情,阿兰顿时精神了,她从监狱出来,发现原来她熟悉的高层已经换了一批人,这让她感到十分不安,临时买通的人,到底不如自己扶持上去的好用,手上的把柄少了很多。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与王雪娇达成合作。
“希尔里议员,为什么会找到你?”阿兰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这里定居做生意的外国人很多,如果希尔里议员需要一个人帮忙做为中间人,有很多人选,好好的怎么会无缘无故找到一个刚来没多久的人。
“没什么,我只是跟他家里人随便聊了几句,我跟他们家没有利益冲突,他将来上台之后,不管做什么决策,都与我无关,如果找你,或者找这边的其他定居的外国人,如果他做的什么事情,让你们不开心,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王雪娇说得合情合理,就连阿兰也挑不出什么问题来。
阿兰:“那么,你是怎么想的?”
“这边做生意的华商,确实有几个跟我祖籍在一个城市,大家既然是同乡,该帮的还是要帮,做生意满脑子就想着要眼前的利益,只想坑人,捞一笔就跑,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王雪娇抓紧每一个机会,讽刺一下阿兰。
阿兰做事不讲究,能成事也是有基理由的,比如脸皮厚。
面对王雪娇这么明显的嘲讽,她只当清风拂耳过,说得不是她。
她非常认同地点头:“你说得太对了,所以,我也想为自己的同胞做些贡献,我的祖籍也是在大陆呐。”
“嗯……你祖籍哪的?”
“长乐。”阿兰随便挑了一个出来人数最多的地区,反正是祖籍,也不用会说这里的方言。
王雪娇也不在乎她的祖宗到底是哪儿的,问道:“你想做什么贡献?给个友情价?”
“他要多少人?”
“一千人就够了,不过第一次合作,他也不知道斯里兰卡人的纪律性怎么样,别来了就不走了,那到时候,只怕你和我都要被印度人撵到印度洋上去。所以,费用不能全付,最多先付一半。”
王雪娇直接问:“一千人,多少钱?”
“要用多久,要什么枪?”
“半天足够了,枪当然要好的。”
阿兰垂下眼皮,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报价:“一百美元一个人,枪和子弹管够,想要火箭炮也没有问题。”
“既然闻女士不是想诚心跟我做生意,那咱们就别聊了,耽误大家的时间。”王雪娇转过头,“阿杰,送客。”
张英山立马站起来:“闻女士,请。”
“阿雪!你说出来,好歹让我死个明白,我这个价格哪里不公道了。”
王雪娇冷笑:“你不会以为我对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人均收入一无所知吧……你别以为金三角离印度很远,走两步就到了,我还跟北方邦跟我抢生意的人干过几次架呢,给他们一天十卢比,他们愿意从家里拿出菜刀、棍子跟我走。这里的人,比北方邦好一点,一天二十卢比也就够了,至于枪……在这里也就拿出来吓吓人,集市上两百卢比一把的大波提,五十卢比一把的小波提,一样可以用。”
“要说土炸药么,我也会做,原料这里随处可以买到,一口大锅,一把铲子,一天产量不低一五十公斤,你信不信?我什么都没有,也能把监狱医院炸了,这里满地都是资源,我还会缺武器?只不过不够漂亮罢了。”
王雪娇满脸的遗憾:“我可以不与你合作的,只是看在珍珍的份上,我们又一起这么长时间,才请你进来聊一聊,没想到,你竟然骗了我一次又一次。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就印度的村头械斗水平,拿好枪和烂枪,对他们来说确实差距不是很大,主要起一个威慑效果。
本来阿兰觉得自己手上的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处于谈判的上风地位,王雪娇如果想要跟议员合作,就必须从她这里要人要枪,没想到,王雪娇似乎并不着急,随便一数就能找出平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