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4/9页)

从俾路支省出来的第一道关卡是俾路支省与旁遮普省的交界处。

阿富汗政府的政令出不了喀布尔,巴基斯坦的情况比他们好一点,也就是到不了俾路支省而已。

很多法律都有边境特别版,比如蝎子烟,比如对于毒品和军火的检查力度。

交界处有政府军巡逻,他们查毒品、查军火,看起来很严,然而……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他们的巡逻时间有限,每天九点去封路口,下午六点就撤,中间还有一个下午三点到三点半的下午茶时间。

据说这是大英帝国留下的习惯,从上到下都喜欢,谁敢说把下午茶时间撤了,就是跟所有人为敌。

于是,运违禁品的人也很懂事,绝不给各位军爷找麻烦,过了时间就在边境那里等着,等军爷们下班了再过境。

双方和谐相处了好几年。

今日,司机们的心情都挺不错,天气好、路况好、一切都很好。

王雪娇的脑中跳出了一句话: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天朗气清,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温度不高也不低,非常适合穿着帅气的制服出来巡视一圈。

所以,有人就这么做了。

这位仁兄是旁遮普省的最高军事长官,他是出来躲清闲的。

总统在跟反对党的较量中,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吃瘪,不说国民议会能压他一头,连四省议会都比他腰粗。

总统不甘心,他想努力一下。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总统想动用武器稍稍给不安份的地方一点小小的震撼。

但是曾经留美的军事长官看得很清楚,他知道总统不敢把反对派都弄死,反对派的势力远比总统想得要大。

如果反对派上了台,他们一定会来找自己麻烦。

于是,他借口去视察与俾路支边境的部队,溜了溜了,眼不见,心不烦。

他带着他的副官、他的护卫、他的摄影团队,挑了阳光最好的下午茶时间过来摆拍《长官在视察》

下午茶时间,过境的车子里十辆有七八辆夹带了不该夹带的东西。

有些是教义禁止饮用的酒,有些是蝎子烟,有些是走私香烟,还有更多的是从金新月出来的大烟膏、吗啡、海洛因……以及等等,所有阿片类制品。

长官出马,一个顶俩!

一抓一个准。

被抓的司机们都一脸懵逼:为什么今天下午茶时间有人上班了?还上班上得这么积极?

有见大势不好的司机刚把车调了一个方向,就已经挨了几颗子弹,车轮被打破,想走也走不了。

今天搜车的人简直残暴,敲油箱,卸轮胎,就是奔着把车给拆了去的。

货物也全部被打开,一箱箱、一袋袋,逐一检查。

除非走私的东西就是汽车零件本身,否则根本混不过去。

有些司机跟边卡的人关系还不错,小声讨饶,塞好处,希望能帮帮忙过关。

没用,今天长官心情不好,各位走过的路过的都是哄长官蓝颜一笑的祭品。

坎威尔的车队里有负责押车的人,连他都绝望了,他拿卫星电话给坎威尔通了个消息,说估计要蹲大牢。

坐牢不是问题,只要钱到位,今天进,过两天就能出来了。

但是,他们现在担心的不是人身安全,而是时间。

现在克什米尔地区有冲突发生,道路随时可能会被炸毁,就算他们带了修便道的材料,修路也需要时间,他们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赶路,避免来不及。

要是关两天,那必须全程把车速提到最高,而且没有任何道路损坏的情况下,才能在口岸关闭前赶到红其拉甫。

坎威尔气得在电话里骂了半天,但他也没有办法,要是他能搞定政府军,他还至于被利德压着打那么多年吗?

此时,坎威尔还记得,王雪娇不能被抓,他让司机把王雪娇和张英山放下来。

从旁遮普省进俾路支省的车没有人查,他俩只要下车、过马路,随便拦回俾路支的车,就能平安返回。

王雪娇对坎威尔如此体贴表示很感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如果她被抓,会很麻烦,性命和面子对她来说无所谓,关键是误事。

无论如何,好歹让她去看一眼接头人长什么样子,拍照片、发出去,后面能抓到什么人,能挖多深,就看上头的决心和态度了。

王雪娇今天没有穿着她的黑袍,在旁遮普省,东亚女人露脸无所谓,她身上揣着那一公斤冰,遛遛达达走到前面。

坐在路边的那个穿着挺括制服,被人群簇拥,颇有些年纪的男人实在很扎眼,不管是只混过公司的社畜王雪娇,还是在体制内待过的张英山,都一秒领悟到那个男人是今天大查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