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2/6页)

“当然不是,我有资料!但是贝尔格莱德的防空系统涉及的年代很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就已经有了,后面不停的更新迭代,性能、数据完全不一样,我对我参与的那一部分了如指掌,但是在我之前的那些雷达的更新工作不由我负责,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已经完全把旧系统改造完成了。”

他的言词恳切,不似作伪。

“那就把你负责的那部分详细信息都给我,我记得,你的计划是接到家人以后,就跟他们去德国生活了,对吧?”

“是的。”亚历山大重重吐出一口气,“德国有一所大学愿意聘任我做教授,我再也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波黑战争”的爆发,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是它引发的,那是冤枉了它,说它添柴加火,绝没毛病。

亚历山大在这种时候想去德国,可见他对南斯拉夫是真的一丁点感情都没有了。

“既然这样,你就先给我一部分资料,我要先验验货。”王雪娇说。

亚历山大一口答应,反正,就一部分资料而已,不怕王雪娇拿了首付款就不办事了。

王雪娇是个老实的好人,最后,她提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的家人还活着?”

“他们住的地方有电话,电话线一直都没有被破坏。我与她们保持通话。”

王雪娇“哦”了一声,又问:“已经被困两年了,她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吃的、喝的,从哪里来?”

“联合国会给城里发粮食,这些粮食都会到黑市上,她们会用东西去换吃的。”

听起来,与索马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联合国给的救济粮都成了实力强大者的牟利工具。

“你们家的好东西真不少,换了两年都没换完?”

“早就换完了,她们会用工作换东西。”

亚历山大告诉王雪娇,就算在过个马路都有可能被打死的萨拉热窝,人民群众还在工作、接水、买菜;孩子们也要上学,甚至还有美术课。

他们去上班的交通工具是茜茜公主时代建的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的轮子是钢铁制的,不怕子弹,到了狙击手放冷枪的地方,司机就把速度提到最高,所有乘客趴下。

王雪娇知道,其实城里早已完全失序,大家先卖家里的财产,卖光了之后,女人靠身体换资源,男人靠抢劫拿资源。

就是没想到有轨电车司机居然还在认真上班,如果没有他们,不知道还要多死多少人。

王雪娇听亚历山大说完,觉得此事可行,便对亚历山大说:“没问题,你把资料拿来,我就想办法救人。”

第二天,亚历山大就把厚厚一撂资料给王雪娇。

王雪娇挑了其中几个,她最关心的数据,第一时间发给冯老:“这些是贝尔格莱德的防空雷达数据,您看,能防得住B2隐形轰炸机吗?”

B2隐形轰炸机的数据是保密的,只有一些线人提供的试飞图像,根据专家分析:完全防不住。

B2号称在雷达上显示出的回波,就像一只一闪而过的飞鸟,天上那么多鸟,谁知道哪一只是鸟,哪一只是B2?

从王雪娇传回的数据看,贝尔格莱德的雷达水平跟现今国内的雷达水平差不多,甚至还要再差一点。

冯老觉得王雪娇关心的事情是不是太多了,现在是波黑战争而已,贝尔格莱德安全的很呢,就算是北约跟南联盟打仗,中国不会参与双方任何一边,也没理由会炸到中国大使馆。

王雪娇叹了一口气:“万一,就是故意的呢……”

“要不,您问问十四所那边,有希望咱们的技术能不能快点提升到,可以早点发现飞来的导弹吗?”

“不用问他们,我就可以回答你,不能,哪有这么快的,至少也要十几年。”冯老一口否定了她的想法。

“哦……”王雪娇充分理解国防科技的难度,动不动搞个十几二十年,那都算快的了。

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王雪娇想了想,又问:“能让大使馆偷偷的挖很深很深的地下掩体吗?万一贝尔格莱德打起来了,至少能在里面活一个月……不,最好挖一条出城的隧道……”

“你怎么了?”冯老不解,“大使馆撤离哪有这么鬼鬼祟祟溜走的?都要发正式通知。”

“不是溜走!”

王雪娇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她知道五年以后会发生什么?

冯老只会觉得她在危险环境里待久了,脑子已经不正常了,变成末日生存狂。

她努力憋出一个理由:“萨拉热窝,也就是一瞬间就被围上啦,一围围到现在,巴尔干火药桶,谁知道贝尔格莱德什么时候就炸了呢?有备无患嘛,反正美国又没有象样的钻地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