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2/5页)
“只是这样?”
“这么简单?”
“哦,这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他们一定在暗中做过了什么,只是没有被你发现。”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一定要王雪娇给他一个惊心动魄,刺激非常,与俄罗斯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王雪娇很惆怅,俄罗斯人确实什么都没做啊。
他们自己都慌得要命,害怕“韩国专家团”是冲着他们国宝去的,只想尽快打捞完,整车拉走。
哪里还有空多说什么。
难道要她瞎编吗?
这个要求她从来没听过……
马克又问:“你是怎么把卫星残骸运出来的?”
打死他都不相信王雪娇是大大方方把“大鸟”放在那么扎眼的大货车上从斯库台湖一路运去了罗马尼亚!
王雪娇张了张嘴,看见马克眼神炯炯的样子,知道他又在期待着什么怪东西。
哎,没办法,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大发慈悲编给你听。
……编故事要人相信的第一要务,就是这个故事,是听故事的人愿意相信的。
不然,哪怕她说的是真事,不是编的,听众也会大叫“不可能!不合理!没逻辑!”
王雪娇决定让马克自己说出他希望听的故事,省得她还得根据马克的反应来调整剧情,怪麻烦的。
对冯老,她都没这么费过神……哦,那是因为给冯老的报告都是张英山写的。
此时,马克刚好拿出糖罐,颇有绅士风度地问她:“要几颗糖?”
王雪娇微笑:“五分之三。”
马克拿着糖夹的手一顿,他露出无奈的笑容:“余小姐真会开玩笑。”
潜台词就是“你莫非是在消遣洒家?!”
王雪娇认真地看着他:“你觉得我在开玩笑?”
五分之三,不是开玩笑是什么?难道还要给她拿餐刀锯啊?
马克能当上情报站长,确实拥有《读者》《意林》里提到过的,只有快乐教育的外国孩子才有,死读书的中国孩子不配拥有的自主创新能力。
马克耸耸肩:“锤子砸成糖粉,用水浸成糖水,用刀切、用热铁丝切……只要不限制形状,方法有很多。”
王雪娇微笑道:“我把残骸运出来,就用了其中一种。”
马克在脑子里闪了一圈,恍然大悟:“是不是,你把零件放在当地人的车里了?”
“不愧是东欧情报组的站长,一猜就中呢。”
王雪娇笑得灿烂,很好,既然你选定了方向,我就往下编了嗷!
王雪娇给马克来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剧情从她偶遇小情侣,心生一计,设计小情侣在山上摔伤,再施以援手,让整个村里人对她感激涕零,愿意帮她的忙开始说起。
“……刚好,那个村子的农产品要参加城市里的展会,我把最重要的几个核心零件藏在他们的车子里,俄罗斯人也是外来者,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格检查村里人的车子。
那辆大车里面放的仅仅是已经拆成铁片的外壳而已,俄罗斯人一开始紧跟着我们,然后,他们就放弃了,我想,他们应该是偷偷检查过了外壳,发现仅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铁片,所以就走了吧。”
王雪娇说的这种方法,就相当于把糖块放进了水里,等到俄罗斯人走了,才把糖还原出来。
很好,很离奇,马克已经从这段简单的讲述里找出了自己报告的落点。
卫星机密零件装车的时候,俄罗斯人难道不在?
当然是机智的马克站长安排人吸引了俄罗斯人的注意力。
路上俄罗斯人难道就没觉得本地人的车值得怀疑?
当然是机智的马克站长加强对大货车的安全保卫工作,让俄罗斯人认为那辆大货车就是全部。
俄罗斯人难道没觉得车上只有铁片很奇怪?
当然是机智的马克站长安排其他车辆参与其中,让俄罗斯人误以为重要零件早已被送走。
啊~赞美机智的马克站长!
马门!
王雪娇看着马克站长脸上满足的表情,知道自己胡掰的这一段,应该是让他老人家开心了。
喝着咖啡,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了南联盟现状,马克知道王雪娇为了亚历山大的家人,搞了五个隧道挖掘机,他不认为亚历山大是一个值得砸这么大血本的人。
不过他理解王雪娇如此饱和式援救的目的,绝对是为了一件神圣的大事——捞!回!扣!
他也不得不佩服王雪娇运气好,没有让总部掏一毛钱,就发现了油田,抬高了她自己的身价。
等她成为了南联盟里相当重要的人,总部就得再多给她一点面子。
五台隧道掘进机,起码回扣能拿一半吧?!
谁搞采购不吃回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