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第2/6页)
王雪娇要是能把他抬举成寡头……何不自己当。
到了约定的时间,王雪娇和张英山前去赴约,过了约定的时间,人还没有来。
王雪娇不免有些焦躁:“……怎么回事?不会是被人发现要偷卖雷达,被打死在半路了吧?”
“应该不会,也许他只是想迟到。”
迟到代表着身份尊贵,他卖的是最新的雷达,有端架子的资格。
这也是一种谈判策略,先用迟到测试买家到底是不是真的很着急买,要是迟到两三个小时都愿意等他,那一定是很想要了。
到时候开高价,买家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
王雪娇闲着也是闲着,便欣赏起了店里的装饰。
屋子里的灯、桌椅、花瓶、以及各种摆设,都有些年头了。
必须得说,毛子的审美是在线的,花纹繁复,颜色鲜艳,是王雪娇喜欢的类型,有些物件的气质很像那枚伪装成红宝石戒指的间谍相机。
王雪娇一件一件的欣赏,对其中一件水晶烛台赞不绝口。
“你喜欢它吗?”一个站在柜台后面的年轻女孩子问道。
王雪娇愣了一下,啊哦,听不懂!
张英山的单词量刚好能覆盖这几个单词,便替王雪娇承认了:“是的,它很漂亮。”
“你们愿意买吗?”
这也是很简单的单词,张英山愣了一下:“这是卖的吗?”
“是的,店里的东西都可以卖,如果你们喜欢银器的话,我们还有一整套……”
单词越来越复杂,超出了张英山的翻译能力。
年轻女孩把另一个中年女人从屋里叫出来,让她看着店,她对张英山和王雪娇招招手,示意两人跟着她。
在一间仓库里,张英山和王雪娇看到了更多漂亮的东西,烛台、花瓶、吊灯、镜框、杯盏……以及各种纯装饰用的美丽小废物。
“都卖?”张英山问道。
女孩点点头:“是的。”
“要多少钱?”
女孩说了一个数,张英山没听明白,女孩把数字写在纸上,还在数字后面补充了一个美元的符号:“美元。”
苏联解体之后,卢布汇率暴跌,普通人的财富大缩水,要说避险货币,还得是美元。
“太贵了。”王雪娇摇头,如果这些是像戒指相机、口红手枪那种有趣的实用物品,王雪娇肯定二话不说买下它们。
她是来买雷达的,不是买美丽小废物的。
女孩急了,叽里哇啦地说了半天,王雪娇猜想她是在说这些东西的价值、历史传承、文化印记。
见王雪娇表情毫无变化,她心一横,用笔在写下的数字上划了几道,又写下了新数字,哦,打了一个八折。
王雪娇还是摇头。
女孩把笔和纸递给王雪娇,示意她写一个数。
王雪娇拿出在大市场砍价的作风,上来就砍了个一折,女孩的表情瞬间僵硬在脸上。
她又叽里咕噜说了半天。
王雪娇听不懂,她耸耸肩,反正她也不是很想买,不卖就不卖呗。
女孩子失望地垂下头,摊开双手,径自往外走。
看来她也不是特别急着卖,谈不拢就算啦。
从仓库出来,距离约定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安德烈波夫依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王雪娇寻思着自己也不能就这么被他拿捏了,她决定先走,过几天再约。
反正,她不是没有备选方案,除了乌克兰,还有以色列。
以色列人讨厌,可是他们的技术确实不错,中国曾与他们合作过雷达技术,不过那是在美国搞事之后才合作的,所以项目刚刚开始,就被美国搅黄了。
后面在以色列彻底犯病之前,中国还跟他们合作过高铁静音技术。
目前,中国和美国还没有在电子战上彻底对上,要想买以色列的雷达技术,不会被美国人干扰。
安德烈波夫并不知道自己只是王雪娇的选项之一,而不是唯一。
王雪娇可不惯着他。
两人往门外走的时候,刚好有一个老人要进来,他的大衣非常破旧,袖口都已经磨坏了,他看见王雪娇和张英山,眼睛一亮,从外套里掏出一只木盒,硬拉着张英山的胳膊,到一旁的桌边坐下。
他将木盒打开,盒子里是很多勋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
老人叽里哇啦说着些什么,伸出粗糙如树皮的手指,在木盒里挑挑捡捡,拿出了几枚用纸单独包着的勋章。
他小心翼翼地将纸打开,将勋章一个一个摆在桌上,他指着一个,用俄语说一通,又指一个,再用俄语说一通。
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不过老人脸上的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王雪娇都能看得出来。
介绍到一个图案特别繁复的勋章时,老人撩起衣服,在他的腰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是贯穿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