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第6/7页)
·
·
王雪娇对酒吧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她又不小心给自己找了点事做。
一天,王雪娇在路上遇到马团长匆匆而过,她十分困惑:“这人怎么还赖这不走呢?明明几天前就吃过欢送饭了。”
她还专门去找了冯老:“代表团的人不是都走了吗?他为什么还在这里?他有什么企图?”
冯老被她逗笑了:“你不要看谁都是坏人好不好?他还有工作没做完。”
她单知道买潜艇不容易,没想到运回去也不容易,现在光是研究船怎么回家,就已经琢磨了七天。
根据王雪娇把“飞翔的维京人”开回去的心得,那不就是船嘛,把钱付了,难道不能直接开回去吗?
事实没这么简单,要开回去,得请俄罗斯海军帮忙,他们可不会白帮,开一趟的船组人员工资几百万美元。
长途运输还会对潜艇造成损耗,刚买的潜艇,回去就得躺在船坞里一年多,彻底大修。
不管是买自行车,还是买汽车,都受不了这刺激,何况是希望它能马上干活的武器。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国际海事法规,当潜艇返航途经他国领海时,必须在水面航行并悬挂旗帜。
潜艇的优势就是“潜”,中国花重金买基洛级,就是因为它在水下的时候安静,不会被人发现。
要是按照国际法规执行,一万七千公里的漫漫回家路,在圣彼得堡没有找到潜艇资料的美国,有的是机会探测和记录声学特征,到时候开发出一款针对基洛级潜艇的声呐,十亿美元就算打了水漂。
冯老没有对王雪娇有任何任务要求,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她不要试图帮助潜艇采购代表团“避开国际法规”。
“我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事情,我最老实了。”王雪娇哼哼唧唧。
冯老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刚才我说到国际法的时候,你‘嗯……’了三秒,你自己老实说,你那个时候在想什么?!”
王雪娇:“在想今天晚上吃什么……”
“也就张英山会信你这话!”冯老毫不犹豫地揭穿她。
他严肃地说:“等导弹图的事情解决,你就赶紧回来吧,我们预测车臣很快就要打起来,这是俄罗斯内政,我们国家不能参与。”
“那当然,我们又不是美国鬼子。”王雪娇回答地斩钉截铁,她绝对不会参与的!要参与的是美国人!
虽然冯老不让她插手潜艇的事,不过,领导一定是心疼她食少事繁。
只要不犯法不就行了吗!
她又不是干什么事情都要犯法的!
采购团最后决定的方案是使用半潜拖船,把潜艇拖回去。
他们请来了一家全球公认的最专业的荷兰船务公司,工程师是真专业,连俄罗斯人都赶来学习牛逼的包装技术。
到荷兰港的时候,就没这么顺利了,接应的荷兰人办事拖拉,半天都不让船进港,也不给电瓶充电。
马团长去找他们的项目负责人投诉,得到的答复也一样:“我相信我们的工人给出的是最佳解决方案。”
没等马团长继续升级投诉,他就收到了一份礼物,是几张这家荷兰公司的菲律宾雇员上班混日子被雇主发现后,投奔海盗,企图杀雇主泄愤的珍贵照片,以及几份东南亚国家的新闻报道。
南海多纠纷,已经吵得没有新闻价值了,不是闹出什么天大的事,西方媒体是不会关心的。
就连见多识广的马团长,也只是知道南钥岛那里打了一回,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一出。
除了照片之外,还有这家公司竞争对手公司的名称、联系人信息,以及各个媒体的报料信箱和电话。
马团长不傻,他一眼就明白这份资料给他是想干什么。
他,海军出身,铁血!正直!
过往就算玩政治,搞脑子,他也没干过这种悄咪咪用别人的黑材料威胁别人的事情,他觉得那样胜之不武。
他翻到资料最后一页,飘下来一张纸,上面写着:“为了国家,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脸。”
马团长:“!!!”
送这份资料的人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
一小时后,原本被迫停在外海的拖船终于得以进入荷兰港口修整,船务公司的老板亲自到码头来对本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调查回访,并希望那些消息止步亚洲,不要再传了。
现在,他觉得有一句话特别对:“对付这种邪魔外道,不必讲什么江湖道义。”
马团长在庆幸的同时,又觉得国内情报系统强得可怕,俄罗斯人的心理价格底线、荷兰人的阴私旧事,怎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些都不是军政大事,如果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搜集到,得安排了多少人,才能组成的这么强大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