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小猫小狗都是有灵性东西,知道谁喜欢它谁不喜欢,感觉到了宋允执的抵触,小黑仰头转了转脖子,一个不注意,便从宋允执的怀里跳了下去。

宋允执看向屋内,下意识唤:“钱铜。”

没有人回应。

他又道:“钱铜,它跑了。”

还是没人出来,宋允执吸了一口气,生平第一回去抓一只猫。

小黑猫却是不给他机会了,四条腿一撑开,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高傲地迈着步子进了屋。

同样高傲的宋世子冷眼看着它,往前去追,小黑意识到了危险,不再优雅,从他眼皮子底下撒腿一溜,瞬间不见了踪影。

宋允执是个守信之人,即便他没有答应过一定要看住这只小猫,但想到待会儿她出来后,质问自己时的嘴脸,选择了追。

如老妇所言,屋子里没什么可以入眼的摆设。

黄土参着谷草搭建的灶台,一口铁锅,几只土碗,木几上摆着还未吃完的剩菜,乌黑一团,认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他往里走,还有一进屋子,香火的气息浓烈,应是一间祠堂。

他转过身正欲往回走,妇人从前面的祠堂里出来,看到了他,压低了嗓音道:“姑爷仔细脚下,地上脏,没得脏了姑爷的靴。”

宋允执又转回了身子,看向她身后。

妇人道他是来找七娘子的,垂下头哀声道:“人都死了好些年了,七娘子心好,念着咱这些孤孀,一有空了便会过来看望,每回来都要上一炷香,拦都拦不住...”

妇人往边上移了两步,宋允执便瞧见了里面跪着的那道身影。

正背着他,他看不见她的脸。

宋允执问妇人,“尊夫是如何走的?”

“咱家一家三代都是钱家盐井里的工人,两年前盐井坍塌,我那口子带着儿子孙子都在里面,全被埋了...”真正的悲痛,时间是无法愈合的,别说两年,即便再过几十年,直到死,回忆起来也会剜人心,妇人抹了一把泪,哽塞道:“都是命啊,出事前,七娘子便知会了大家,先等两日再下去,是我家那口子贪,想着能早些出盐,谁知道搭进去了十几条人命...”

宋允执沉默。

“这两年外头传得沸沸扬扬,说钱家的盐井里出不来盐了,可唯有咱们这些内行的人清楚,七娘子是怕再发生那样的惨痛,格外谨慎,说什么盐少了不怕,命最重要...”

妇人说到最后,泪水已经止不住了,觉得自个儿在姑爷面前丢了人,忙转身道:“瞧我,又说起来这些,姑爷别在这儿站着了,养的几只鸡鸭,四处乱窜,脏得很,还是去院子坐着,七娘子很快就好...”

——

钱铜上完香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荷包,放在了牌位前,“三个月的月钱,收好了。”

出来时便看到了躺在门槛上的小黑。

钱铜一愣,把它拎起来,拍了拍它身上的灰,抱进怀里问道:“姑爷不要你了?走,咱找他算账...”

出来后却看到了惊愕的一幕。

宋允执正在给那妇人银子,妇人死活不要,他便放在了墩子上,那妇人赶紧又拾起来,换给他,一来二回,两人已相互抓住了对方的胳膊,拉扯了起来。

钱铜看着这滑稽的画面,没忍住,“噗嗤——”笑出声,与已急得有些脸红的宋允执道:“你别给了,她不会要的。”

妇人听了她的话,顿时松了一口气,“你们能来看我这个老婆子,我已经很高兴了,好手好脚的,怎能再拿你们的银子。”

钱铜上前,见宋允执手里握着十两银票。

她记得没错的话,这银票是她上回给他的,他还揣在身上?是个节俭的人,钱铜道:“刘婶子说得对,收着吧,下回来给小黑带些吃食。”

钱铜没再留。

这样的人家喝上一盏茶,已是他们最大的能力,刘婶子自知做不出能招待他们的饭菜,也没留人。

从巷子里出来,钱铜便与身旁的公子道:“人穷志不穷,你是好心,但他们不会接受嗟来之食。”

宋允执看着她。

少女的笑容有些勉强,人间的悲苦把那张明媚的脸庞,染上了几分苦涩。

她的面孔太多,多到宋允执不知道该去看她的哪一面。

且转变的很快。

对方刚进入到她的情绪之中,她已经脱离了出来,换上了另外一幅轻松的面孔,“所以啊,这人一穷,心胸就会受到局限,若是我,适才我一定不会拒绝宋郎君的施舍。”

她说完,往前走了两步,避开了他的注视,“天色不早了,回吧,我们也饿了...”

——

崔家的案子,不能再拖了。

第二日王兆便找人来问宋允执,打算如何定案。

开黑店欺诈百姓,残害人命,贿赂官差,这些罪名虽也够他崔家灭满门了,可比起走私通敌来,便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