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钱铜没回知州府,回去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宋世子,又不想待在家里,家里到处都在为她办喜事,她慌得很。
用完早食,便去了茶楼。
离成亲还有五日,如今人人都知道她要嫁给宋世子了,人一出现便被众人齐声恭喜。
底下的布商,茶叶商,香料商,早已等着她出现,闻讯蜂拥而至,把茶馆围得水泄不通,曾经四大商之首朴家,死的死,入狱的入狱,几桩大生意没了,茶叶,布匹,盐场都给了朝廷,连红月天赌坊都被朝廷没收,往后八成又要交给钱家人打理,朴家还剩什么?
剩下一片海。
这几日朴家被知州府的兵马围得两只蚊子都飞不出来,朴怀朗关在了扬州,照这个形势,那片海也保不了多久。
大伙儿都知道接下来的扬州乃钱家当道,纷纷过来套近乎,想捡她手指缝里漏出来的油水。
散商之一拍起了马屁,“老夫说什么来着,钱娘子啊,名字取得好,这辈子就不缺钱花...”
钱铜昨夜与人吵了一架,心情郁结,很适合听一些好话,便也没把人赶走,由着他们一句接一句地夸。
散商之二是个妇人,“四大家一堆子的爷们儿,竟不如钱娘子一个小娘子有远见,早早投靠了朝廷乃钱娘子最聪慧之处...”
散商的嘴一个比一个甜:“最重要的一桩,钱家做的都是良心买卖。”
这话钱铜喜欢听。
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嘴,“什么钱娘子,是世子妃了。”
“对,世子妃...”
唯独这个钱铜此时听不得,纠正道:“还是叫我钱娘子吧,小娘子嫁了人,也不能忘了本啊,我永远乃钱家家主嘛...”
便是这句话,当日午后便传入了宋允执耳朵。
沈澈气呼呼地从外回来,“亏宋兄还写了折子,在陛下面前为她钱家请功,可人家想一辈子当商户,不稀罕你的世子妃,你管她作甚?”
沈澈昨夜回来,便知道了那山寨乃她钱铜所养,亏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耍得团团转。
沈澈一肚子气,昨夜便想过来找人算账,被王兆拉住,说宋世子正在说服钱娘子招安之事,叫他不要去打扰。
今早过来从蒙青那得知,两人并没有商议出个结果,还大吵了一架,貌似还是宋世子输了。
四大商没了三个,唯独钱家一家独大,这个时候她钱家本就扎眼,保不准有眼红之人查她的把柄,宋兄招安,没直接剿灭山寨,已经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了。
她倒好,还不愿意把人交出来。
沈澈一早杀去了钱家,想找钱铜清算旧账,顺便把人擒回来,让她对宋兄认错。
一吵架便跑回娘家算什么本事?
最后在茶楼找到了人,那份容光焕发的得意劲儿,宋兄是没看到,与他此时这副自我折磨的凄惨模样,乃两个极端,沈澈就知道有这么一天,那钱娘子心思狡诈,是个千面人,谁能伤得了她?宋兄一根筋,最容易吃亏。
两人眼见就要成亲了,他再说一些丧气话,确实不应该,可他忍不住,嗟叹道:“宋兄,我早劝过你,别那么认真,如今尝到苦...”
宋允执今日起来未束发,昨夜一动不动坐在那看了大半夜的折子,清晨起来又接着看。
“拿着,替我办件事。”宋允执打断他,把手里写好的一本呈文交于他,“六年前,钱家大爷钱闵成去东都时路过的驿站,遇上的人,名单都在这里面,你去把人找出来,逐个录下口供,另...”他顿了顿,“去一趟江宁王府,把平昌王的家眷绑了,问出六年前,平昌王跑路之事。”
沈澈一怔。
他这话里的信息太多,沈澈分不出是宋兄让他去绑人的行为更震惊,还是这个消息更惊人,瞠目问道:“平昌王没有守城?”
宋允执点头。
那一夜她与他坦白之事,他从未怀疑过,无论是钱家的公道还是功劳,他都会一分不少地还给她。
他想告诉她,走正道不一定见不到光。
这件事他谁也不放心,只能交给沈澈,“朝廷的人来之前,我要定平昌王的罪。”
——
朝廷的人没来,沈澈走后不久,定国公府的人来了,来的人是小公爷裴晏琮。
王兆匆匆进来禀报,“世子,小公爷来了。”
此时能来扬州的还有哪个小公爷,唯有宋允昭的未婚夫裴晏琮,宋允执有些诧异,又有些厌烦。
在京都时,裴晏琮便频频出现在永安侯府,昭姐儿走哪儿他跟哪儿,这回还跟到扬州来了,未免盯得太紧。
王兆看出了他眉目间的不满,笑着解释道:“听闻小郡主一人来了扬州,小公爷不放心,放下手头上的事立马追了过来,人刚到府上,去找小郡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