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经过考虑,解瑨允许许茹娘每个月来探视徽音姐弟一次。

许茹娘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她数着日子,好不容易挨到了下次探视日,一清早便来到了解府。

依旧是双巧招待了她,二人走在抄手回廊,恰好撞见了一位十来岁的少年。

许茹娘一开始没有在意,然而瞥见少年的长相后,许茹娘的视线不由再次落在少年的脸上。

她脚步一顿,惊讶不已,“锦平侯世子?”

双巧没听清,“许娘子说什么?”

许茹娘看着越走越近的少年,疑惑道:“锦平侯世子来府上做甚?”

双巧这才明白许茹娘的话,“许娘子怕是认错人了,这位是程徵少爷,乃夫人旧友之子,如今借住在府上,与锦平侯府并无关系。”

说到这里,她也很是疑惑,“据奴婢所知,锦平侯府还未立世子,不知许娘子话中的锦平侯世子从何说起?”

“什么?”

许茹娘闻言一阵恍惚,锦平侯府还没有立世子?

可她分明记得,前世,锦平侯世子幼年流落在外,直到立太子这一年才被锦平侯府认了回去,后来更是因为天资极佳,哪怕生母身份低贱,依旧得了

宫中戚太妃青眼,被请立为了世子。

锦平侯世子姓戚名程徵,刚刚双巧也说,这位少年名叫程徵,许茹娘觉得自己没有认错人。

那么这辈子出了什么差错?

唯一的不同,就是汤氏不再是锦平侯夫人……

许茹娘心里一紧,难道这件事跟汤氏有关?

“许娘子?”双巧轻唤。

许茹娘回过神来,压下纷乱的心思,勉强笑道:“是我认错人了。”

说话间,程徵已经来到二人跟前。

“程少爷。”双巧笑着跟程徵介绍,“这位是许娘子。”

程徵知道解大人前妻上门看望孩子的事,原来这位就是徽音小姐和桓少爷的生母。

双方行礼问好,随即礼貌告别。

许茹娘跟着双巧离开,程徵眯眼望着许茹娘的背影,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

“徵哥儿?”汤婵疑惑问道,“怎么又回来了?”

程徵刚刚来内院给汤婵请过安,没想到走了不一会儿,人又回来了。

程徵面色严肃往汤婵面前一跪,“婵姨,孩儿有话要说。”

汤婵吓了一跳,这孩子怎么跟他娘一模一样,动不动便跪地吓人,她伸手将他扶起,“出什么事了?有话慢慢说。”

等汤婵屏退众人,程徵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了汤婵。

他低声道:“母亲病重时,将这块玉佩给了我,并交代我到锦平侯府认亲。”

汤婵接过玉佩的动作一顿,“你是说,你的生父是锦平侯?”

程徵抿唇,“我并无其他凭证。”

冯纨并没有跟程徵细讲过她早年的往事,只是拿出玉佩这个信物,让程徵去锦平侯府认亲。

程徵知道娘亲早年过得艰难,何况若与锦平侯这种人沾上边,必定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他不愿揭露娘亲的伤疤,从来没有细问,故而程徵自己也不知道他真的是锦平侯的孩子,还是娘亲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想给他寻一条最好的出路。

程徵对锦平侯府没有丝毫好感,并不想搏这个前程,幸而在山穷水尽之前,汤婵派去看望冯纨的人先到了,冯纨才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向汤婵求助。

汤婵仔细打量过玉佩,上等的羊脂白玉,确实不像一般人家能有的好东西。

她将玉佩还给程徵,“既然你当初没有照你娘亲的话去做,想必是不愿认祖归宗的,怎么今天突然跟我说起了你的身世?”

“我刚刚遇到了那位许娘子,”程徵微微皱起了眉,“却未想到她见我第一眼,便叫我‘锦平侯世子’。”

许茹娘说出“锦平侯”几个字的时候,耳聪目明的程徵将她的话听了个正着。

他看向汤婵,“我担忧我的身世已经被外人知晓,若是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对付您便不好了。”

小少年担心自己的模样让汤婵心里一暖,她不由莞尔,“你的身世有什么可对付我……”

说话了半截,汤婵突然皱了下眉,下意识感觉到不对劲。

“等等,你说她像是认得你,第一眼见到你就叫你锦平侯世子?”

程徵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奇怪,“是,而且她像是十分笃定,可锦平侯还未立世子,说是认错人了又说不通……真是怪哉,总不会是她预见我日后做了锦平侯世子吧?”

最后一句程徵是随口说的,自己都未曾当真,汤婵却是心中一动。

她眯起眼睛细细思索。

锦平侯……怎么又是锦平侯?

上一个把她和锦平侯凑成一堆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