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3/4页)

“不论经历再可怕再严重的创伤,即使生活满目疮痍,依然能从裂缝里钻出新的嫩芽,”美术指导曾在匹兹堡大学读过哲学,导致偶尔说话会像诗人一样,“而且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受过去的阴影所累。”

“应该把痛苦的记忆铺成地基,在过好当下的同时,继续走向新的未来。”

戚许在旁边听着,心里某根弦莫名被这句话拨动了一下。

他忍不住想:他是不是也应该走出过去的阴影,将旧的痛苦变成新的地基,及时把握住当下,而不是被“万一”、“不敢”、“恐惧”等情绪控制呢?

这个念头出现的瞬间,他下意识望向坐在台下最左侧的虞青砚。

他小叔叔的侧脸依然那么轮廓流畅漂亮,即使扔进人堆里也是一眼就能被看见的存在,那么英俊,那么潇洒……那么鲜活。

戚许扪心自问:他敢吗?

这时候,领着大家一起唱了五首歌的闻卓阳把话筒交给了台下的观众。

最开始大家有些不好意思,谁都不想当第一个上台唱歌的人,但闻卓阳活跃气氛向来很有一手,一阵夹杂着永川方言的起哄声后,很快便有一个穿着民间救援队制服的男人上台。

他皮肤黝黑,脸上看起来还有些昼夜不停的疲惫,但嘴角带着有些腼腆的笑,握住话筒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还怪不好意思的……那我就给大家唱一首比较应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吧。”

于是又是一场大合唱。

第二个上台的是一个医护人员,戚许记得她,她虽然看起来瘦瘦小小的,但救治伤员的时候动作非常麻利。

她握着话筒冲大家笑了一下,“这是我第二次参与灾难救援,上一次是在武汉,其实我唱歌不太好听,但既然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就给大家献个丑,希望永川能早日实现灾后重建,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明天。”

第三个上台的是永川当地受灾的民众,一个看起来大概三十出头岁的母亲,她说她想唱一首《宝贝》,给自己的孩子听。

第四个上台的也是永川人,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在闻卓阳帮助下调低了话筒,声音清脆地说要唱歌帮助他们的所有救援队、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听。

……

中间有些歌唱得台下大家哄堂大笑,也有些歌唱得很多人陷入沉默,甚至默默用手抹去眼角的眼泪,然后继续鼓掌。

但整体气氛还是很好,因为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不论之前如何,他们都不该停在原地,要坚持向前。

老实说,连闻卓阳自己都没想到活动效果会这么好,内心五味杂陈,说不出来的感慨,站在台下差一点想掉眼泪的时候又被一个小朋友唱的《大王带我来巡山》给逗笑。

他撞了撞戚许的胳膊,“哎,你要不要也上去唱一首?你工作室好几个人还有江哥可都上去了。”

从闻卓阳专业角度来看,戚许声音好听,唱歌肯定也绝对不差,可他们认识这么多年,去了很多次KTV,戚许从来都是坐在沙发上看手机的那个,从不开口。

明天他们就要离开永川,他难免想撺掇戚许上去也唱一首,毕竟戚许拿着相机拍了一整晚,镜头里却只有别人没有自己,那多不好。

反正这活动就是为了大家开心,他作为好兄弟,忍不住想把戚许一起拽进这场热闹里,留下点美好的回忆。

然而戚许想都不想就摇了头,甚至连表情都没变一下:“不用。”

“……”闻卓阳有些无奈,正要按照惯例吐槽他两句,忽然看见原本看不出什么表情的戚许蓦地一顿,移开了手中的相机,定定望向台上。

“你……怎么了?”闻卓阳也顺着戚许的视线望过去,看清下一个上台的人后,他立刻忘了刚才自己要跟戚许说的话,精神一振:“我去,虞哥要唱歌了!”

之前虞青砚跟他发微信说要参加活动,闻卓阳问他要唱什么,虞青砚笑着说还没想好,也不一定真的会上去凑热闹,眼看着今天活动都要结束了,闻卓原本以为虞青砚肯定不会上台了,没想到他竟然这会儿站起来了。

其实虞青砚确实是没想凑这个热闹。

毕竟这场名叫《回声》的活动主要是办给永川当地灾民、救援队、医护人员以及志愿者的,他在里面夹带私货,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

按照虞青砚原来的想法,就算他想跟戚许玩一把浪漫,也应该把戚许叫到一个隐蔽无人的地方,再找闻卓阳借一把吉他,借着活动这边的热闹声响,把他们那边的动静给盖下去。

虞老板是开酒吧起家的人,认识的乐队很多,很多才艺多多少少都会一点。

他只需要看着戚许的眼睛,拨弦唱一首调情的歌,就可以把某些名为暧昧的氛围给烘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