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4页)

“说一下,婚,不结了,孩子,不给了。就这样。”祁家不示弱:

“立个字据,将来不许要钱。”杨家反击:

“简单!不给钱不看孩子。”

祁小伟憋不住气,终于还是跳出来,指着杨小芳:“谈恋爱花的钱都给我吐出来!”

措手不及。众人一愣。凡雁在心里骂了一万句。这什么男人!光下面好用,其他全他妈废!谁知舒擎苍仗义,冒出一句:

“多少,给个数,转给你。”

众人又是一愣。这是哪根葱。哦,小芳攀上高枝了,难怪有底气。于是谈判刚结束,杨小芳要嫁到城里的消息又传开了。光棍们听了不禁气闷。女孩子都去城里找了。他们只有哭的份儿。

大事落定。家里的气氛又轻松了。小芳安心喂孩子,凡虎、储荷出去赚钱。凡雁的老娘依旧长在麻将桌上,依旧悲叹自己一辈子无从施展。凡虎跟凡雁商量,打算等过二年,孩子稍微大一点,让小芳跟她去深圳闯闯。凡兰小鲁的家具店开起来,同意小芳去学做运营。月悦那边传话,说他男人的朋友老潘已经找了下家,不等小芳了。大家当时替小芳可惜,觉得她错过了一班豪华列车,但一场麻将下来,便把什么老潘小潘忘到脑后了。小芳还不算老,还有选择权,哪怕在深圳不如意,回来乡下,也能拥有爱情、婚姻。不过凡雁有点担心没说出来,她就怕小芳去了深圳,就再也回不来了。

都安顿好。凡雁和凡竹、小舒准备回城。凡梅眼看落单、留守,十分气闷。凡竹瞧出凡梅的不快,有心纾解,便在县城丛中笑酒店订了包房,又定了KTV,算是告别小聚。凡梅不客气,四个人,狠点了八道菜。还要喝酒。上白的。有点借酒浇愁的架势。

凡雁劝她:

“梅,你要有难处,就跟我们说。”凡梅嘴一秃噜:

“难处就是-缺钱。”

小舒一贯仗义,跳将出来:“缺多少。”

凡梅不好意思:“说着玩的”小舒点破了:

“一个面包店,要不了多少钱。”

说着就开始算账,门面房租,员工工资,原材料统共算下来二十万,怎么也把店开起来。

凡梅看看凡竹,又看凡雁,最后看小舒,感叹:“你就是我亲弟,比亲弟都管用。”

凡竹嫌姐姐失态:“姐!”

凡梅用教育人的口气:

“老弟,你也学学人家,到上海混干吗的?还不是搞钱?没钱寸步难行,将来你还得娶妻生子,别的不说,房子,是吧,怎么立足-”

又对舒擎苍:“小舒有房子吧。”

舒擎苍:

“没有。”凡竹连忙:“不准买。”凡梅诧异:

“谁不准买?哪条王法规定?”凡雁插话:

“上海就这规定,外地人,得结婚才有资格买房子。”凡梅:

“单身不行?”舒擎苍:“不行。”凡梅:“那结婚呀。”凡竹抱怨:“哪那么容易。”舒擎苍很稳:“没合适的。”凡梅大喇喇:

“真的不行来假的呀,只要不犯法。”

舒擎苍跟凡竹对看一眼。凡雁拉了凡梅袖子一下。这人真醉了。胆大包天。

凡梅轻拍桌子:

“你这样,你跟我结婚,安全,结了就能买。”

凡竹筷子停在嘴边。凡雁也被这提议吓一跳。舒擎苍倒是面带微笑,一副见惯了风浪的样子。

凡竹轻声训斥:“别喝了。”凡梅挡开:

“我没醉,就这么办。”又对擎苍:

“我现在是单身,我你信不过,竹你总信得过吧,没问题,各取所需,简单。”

手扶胸口:

“你仗义,姐不能不仗义-”

凡梅这么三番五次颠过来倒过去阐述同一个观点。在座的几位才终于有点相信凡梅的话竟有几分为真。凡梅又说:

“找小芳那样的,麻烦,找我这样的,直接解决问题。放心,你那都是婚前财产,我一分钱都不占你的。”

舒擎苍依旧不说话。依旧面带微笑。凡竹额头上的汗慢慢晾干了。

凡雁不得不提醒:“妹夫呢。”凡梅不客气:

“他管不了,家里的事,他都不用知道!反正现在就一条,合理合法咱就办。”

菜上齐了。腊猪头肉、玄参肉饼汤、干锅黄丫角、剁椒茶油牛肉、小花菇、窑鸡、石臼糍粑、银鱼鸭蛋-这顿比上回的牛排好,都是凡雁、凡梅爱吃的。直到进了KTV,凡梅唱完一首“潇洒走一回”,还在反复申明自己的奇思妙想。还说明天就能去民政局领结婚证。买了房,小舒在上海就有家了凡

雁过去在KTV工作过,歌喉了得,但跟了窦城后很少来这地方,也很少唱。凡梅连嚎了几首,非让凡雁也开开金口。没办法,杨凡雁只好去点了一首“俩俩相望”。不晓得怎么了,唱到那句“风萧萧人渺渺,青春鸟飞去了”,凡雁突然有点鼻酸。但看到摇铃摆手给她助威的凡梅凡竹和小舒,凡雁又赶在眼眶红了的霎那,发自内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