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心意(第2/9页)

但项弦亲他、揉他,与他的亲近实属自发——项弦从小到大都跟在沈括身边,少年时极少与人有亲密相处的时候,缺失了对性之一道懵懂而好奇的阶段,同性也好异性也罢,他没有探索的机会。

与萧琨半是玩闹,半是真心的亲吻、摩挲,乃是他的少年心性使然,换言之,萧琨成为了他想象中的那个恋人,成为他的理想对象,而萧琨不仅对他充满迁就,更在某些地方配合着他——萧琨自己也喜欢这样。

于是项弦便总是得寸进尺,今夜听见萧琨那曲《列子·御风》之时,项弦突然听懂了萧琨内心所想——他是如此认真地看待彼此的感情与关系,看待他们相处时的点点滴滴!

虽然项弦也认为自己是认真的,萧琨却比他更认真,许多在项弦看来是恶作剧,抑或闹着玩的事情上,萧琨都“当真”了。

项弦心中百味杂陈,平日里他总表现出体贴他人的模样,其实只有自己内心最清楚,他很少站在萧琨的位置上去思考一切,包括驱魔司、他们的宿命,以及两人的未来。

想到这里,他又突然觉得萧琨实在太孤独了,他只想过去与萧琨再说几句话,然而对面的房间已关上了门。

翌日,项弦与萧琨总算都恢复了,尽管前路仍充满挑战,但昨夜过后,两人仿佛一夜间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还你。”项弦将摆件粘好了,交到萧琨手中。

萧琨将它收回怀里,问:“潮生呢?起床了,今日还有不少事要做。”

甄岳亲自来请,甄家的家主已准备好面谈,众人便穿过甄园,来到这广袤园林的中心处,那座七层木塔前,内里已有弟子躬身出来请入。

木塔内部十分宽敞,诸多栅窗投入天光,地面以乌木铺就,左设明王托凤像,右则是燃灯伏魔像,中央端坐一名上了年纪的女性,两侧则有男女各十余名弟子跪坐伺候。

女性身着山水绣袍,发作唐饰,从塔内景象到着装,俱充满了前朝遗风,踏入塔中之际,犹如时光流转,仿佛令他们不自觉地回到了三百多年前盛唐之时。

“哇。”潮生抬头,望向木塔高处。

“诸位远道而来,”那女性沉声道,“未能远迎,缘因想着萧大人与项副使,兴许需要歇息一夜,整理心绪。”

萧琨与项弦便知此人定是甄岳之母,甄家的当家主了。项弦先前跟随沈括云游时来过杭州,只知她名唤扶莹,当时因在静修,未能得见。

萧琨说:“是我们叨扰了才对。”

驱魔司一行人纷纷抬头,望向四周塔内壁画。扶莹身畔有一香炉,青烟袅袅而升,在日光照耀下隐隐聚为蛟形,在四面八方投下的日光之中,舒缓地穿梭。

甄岳朝母亲行礼,走到一旁,扶莹则做了个“请”的动作,待各人入席后,扶莹开始观察萧琨与项弦,互相打量。

项弦本以为甄岳之母会是一名女甄岳,想到甄岳那两道竖眉,来前他便反复告诉自己,在长辈面前千万不能笑,否则太也失礼,幸好扶莹饰了唐妆,重点峨眉,倒不显得太突兀。

就在扶莹与项弦照面时,扶莹仿佛想起了什么,“咦”了一声,陷入短暂的迷惑之中。

项弦扬眉,扶莹马上定神,温柔一笑。

“昨夜可是萧大人在抚琴?”扶莹没有先问候项弦,而是朝萧琨问道。

萧琨夤夜以琴声朝项弦一诉衷肠,却忘了甄家上下,都听到了他的乐声,当即带着几分难为情,说:“让甄夫人见笑了。”

扶莹叹了口气,与萧琨对视的短短瞬间,萧琨当即会意——甄家的当家主,竟是听出了他的曲中之情,理解驱魔司所面对的重重困境。

“凤儿,你娘还好么?”扶莹此时才朝项弦问。

“家母身体健康,”项弦忙答道,“依旧在会稽自得其乐,她一向看得很开。”

“是啊。”扶莹似笑非笑,说,“看不开也没有办法,旧去新来,乃人间至理。”

扶莹按年纪算,与谢蕴同年,但较之项弦之母而言,扶莹正儿八经地修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于面庞上要显得更年轻,她与甄岳虽是母子,却更像姊弟。

“常听昆仑美景,心生向往。”扶莹又转向潮生,“小仙人这一次来人间,与猿仙作伴,想必有了不少收获。”

乌英纵忙谦让:“仙之一称,万不敢当。”

潮生笑道:“对啊!这还是我第一次来杭州呢!”

扶莹说:“今日稍晚些,我让人带你往灵隐寺飞来峰去逛逛,你一定喜欢。”旋即又朝宝音与牧青山道:“苍狼白鹿,亦是闻名已久,少时跟随师父习技艺,便在书上读到过传说,不承想竟能亲眼见到宝音公主远赴中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