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逼宫和结局(第3/4页)

乾清门外,林泰来看着紧闭的宫门,对太子伴读王安说: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如今宫中情况晦暗不明,也许皇上已经被奸邪裹挟,到了储君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王安牙关紧咬,一时难以下定决心。

林泰来又道:“就算太子殿下今日装糊涂,不愿意进行深究,就你能保证今后一直平安么?能保证陛下今后不会废除太子,另立储君么?

千日做贼和千日防贼的道理,你难道想不明白?

现在手里有诏书,背后有全部朝臣的支持,尚不敢放手一搏,以后可未必有这样的时机了!”

王安再三思索之后,走到太子朱常洛面前低声劝说了几句。

在大明宫廷传统下,和太子利益完全一致的伴读就是太子最亲密、最信任的人物,比任何大臣都信任。

而后朱常洛抬头看了眼林泰来,林泰来给了一个坚定的眼神,还举起手里诏书晃了晃。

于是朱常洛决定鼓足所有勇气,为了自己的命运而进行抗争。

他大步上前,对守卫乾清门的禁兵喝道:“宫中多奸邪,陛下状况不明,外朝人心惶惶!

我乃大明储君,欲进宫觐见陛下,以正中外视听,谁敢拦我?”

禁兵面面相觑过后,还是不肯放行,这是他们的职责。

太子身边的内监们在王安带领下,立即冲了上去,与守门的禁兵撕扯起来。

一片混乱中,禁兵有人忍不住动了兵刃,接连伤了两三名东宫内监。

林泰来见状,大叫一声:“尔等安敢为虎作伥,又对太子行凶!”

然后他也冲了上去,夺下一支长枪,就开始刺杀起来。

守门的禁兵其实不敢和天神下凡状态的林泰来对打,无论输赢都是死,更别说林泰来后面还有二十多名朝廷大佬。

稍加抵抗后,乾清门前的禁兵就被杀的四散了。附近各处赶来支援的禁兵看着这般情况,驻足不前的观望起来。

乾清门的大门就这样被打开,对太子和大臣们放行了。

朝臣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局面,他们多数人先前想的是,苦苦请求后被召进宫面君。

却没想到情况竟然是他们“裹挟”着皇太子,硬生生强行打开了宫门。

所以人心又开始犹豫了,站在已经畅通无阻的乾清门前裹足不前,将时代局限性和软弱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这时候,又是林泰来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对着众位大臣说:“如今太子可以说危如累卵,只有靠我们支持了!所以为了维护国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设若今日放弃,那过往十几年国本之争的心血就全都白费!”

吏部尚书沈一贯问道:“敢问君侯,即便面君,又能如何说?”

林泰来晃了晃手里的诏书,“昨日皇上下诏,立太子为监国,我等但请皇上践行诏旨而已!

如此才能使太子转危为安,从此稳定国本,让天下长治久安!”

任何政治行动都要有明确一致的目标,否则就没有向心力,林泰来现在算是提了一个看起来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想法。

林泰来拿着夺来的长枪,虎目严厉的扫视着群臣,继续喝道:“事已至此,你我皆为共谋,没有侥幸可言!

此时有临阵脱逃者,就是朝敌!我林泰来在此请诸君入宫!”

大有谁敢后撤,就先送上一枪刺个窟窿的态势。

分散在人群中的林党分子也盯住了左右身旁的人,甚至还有上手拽住的。

在多力并举之下,大臣们最终还是簇拥着皇太子,穿过乾清门进入内宫。

等其他大臣都进去后,林泰来扔掉了手里的长枪,大踏步迈入乾清门,完全遵守了外臣在内宫禁止持械的规定。

当启祥宫中装睡的万历皇帝被唤醒,听闻太子和大臣已经闯入内宫,站在启祥宫外面时,心情顿时有点慌乱。

“你去外面处置!”万历皇帝对陈太监下令说。

陈太监暗自摇摇头,都这样时候了,皇上你还不肯亲自直面大臣们么?

来到外面后,陈太监对皇太子行个礼,随即直接找上了鹤立鸡群的林泰来,问道:“君侯意欲何为?”

林泰来捧着昨天那份诏书回答说:“请皇上明确,从此由太子监国。”

陈太监质问道:“带方侯!皇上对你不薄,多年来可谓是皇恩浩荡,何故在此咄咄逼人?”

林泰来答道:“皇上以国士待我,我自然拼尽全力报效大明。

这十数年来,若无我林泰来,大明国库还能剩多少可用之银?

若无我林泰来,大明官军还能有几多熟悉战阵之兵?

若无我林泰来,大明能否有边镇安宁、四海宾服之气象?

若无我林泰来,朝廷官吏可会兴起崇尚实务、杜绝空谈之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