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Chapter 91 只是……如果这……(第2/3页)
几天后的上午,产业园官网正式挂出公告。天行方略与合益集团双双入围第二轮磋商与评估环节。
消息一出来,夏知遥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同事打爆,恭喜声、询问声此起彼伏。
她靠在椅背上看着那封邮件,神情沉稳,手指在鼠标上轻轻一敲,眼神深处却有一抹隐隐的紧张。
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第二轮不再是纯粹的陈述,而是实质性的磋商和博弈,甚至可能牵涉联合投标。
午休时间,她和郑晓天在会议室碰了个头,郑晓天一边翻着第二轮的议程,一边抬眼笑道:“怎么样,和章总面对面坐一桌,有没有提前准备几句台词?”
夏知遥瞥了他一眼,合上笔记本:“不用准备台词,咱们准备数据就行。”
晚上回到家,周越已经在书桌前看资料,眼镜下的神情沉静专注,和她白天开会时的那副模样有几分相像。
她把包放下,随口问:“你也看新闻了?”
周越“嗯”了一声,抬头看了她一眼:“入围的事?看到了。”他合上文件,摘下眼镜,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子从投资总监变成了家里那个松弛的人。
夏知遥换了拖鞋走过去,靠在桌边:“这次可能要跟合益一起坐下谈,政府那边有整合意向。”
周越微微点头,语气平稳:“那你就照你想的做,不用怕。你不是早就能应付这种场面了吗?”
夏知遥看着他,突然笑了一下,声音轻轻的:“你对我还挺有信心。”
周越抬眼认真地盯着她:“不是信心,是我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只是别太硬撑,第二轮的路更长。”
她听见这句,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摩挲了一下,心里的那股紧绷稍稍缓了一点,嘴角微微勾起:“知道了。”
周越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像在给她一份无声的底气:“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和我说一声。”
这一刻,客厅外的夜风吹过,窗帘轻轻晃动,像一场无声的预告,前方是新的较量,但这一刻的灯光与他们之间的小动作,让夏知遥感觉自己被稳稳地托住。
第二轮磋商的会议室与推介会截然不同,没有聚光灯和媒体,只有一张长长的椭圆会议桌,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负责人笑着站在会议桌一端:“恭喜两家公司进入第二轮评估,这一轮我们希望看到更具体的合作方案,也鼓励你们整合资源,形成联合体,把新能源示范区打造成全国标杆。”
夏知遥与章路远被安排在桌子两端,彼此正对。她抬眼时,正好撞上他那双眼睛,瞬间把所有私人的波动压进职业表情里。她翻开资料夹,拿起笔,在纸上轻轻勾画重点,姿态沉稳。
会议室的空气一开始就带着一丝暗暗的硝烟的气息。
厚重的长桌中央摆着两份方案,一份蓝色封皮,一份酒红色封皮,像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在同一块战场上展开。
章路远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锋利的暗劲:“我们合益在新能源领域的咨询和政策设计上深耕多年,有成熟的储能与技术方案,希望在整体规划中占据主导,尤其是关键节点的技术与风险把控。”
夏知遥手指轻轻敲了敲笔帽,目光从文件掠到章路远身上,声音平稳:“技术和政策储备这一块你们确实有优势,但在园区管理、供应链整合、人才引进和地方政府协调上,天行方略更熟悉、更有执行力。如果流程要走得快、少出差错,必须由我们来统筹,不然项目周期会被拉长。”
章路远微微一笑,指尖在文件上轻轻敲着,语气像是随意,却步步紧逼:“可我们的预算和技术顾问投入比你们大,客户资源也深,若在管理和对接上完全无法参与决策,风险反而更高。”
夏知遥抬眼直视他,眼神锋利:“参与决策和统筹管理不冲突,但底线是,对外窗口必须统一口径,否则项目一定会乱。”
郑晓天在一旁看着两人手中的方案,嘴角带着一点笑意,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敲,插话道:“不如我们先把投资比例、技术分工和管理权限分成三个模块,各自拿出最优方案,今天先定原则,细节再拉清单。”
章路远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郑总说得有道理,老牌咨询公司和新兴公司各有所长,若能各尽其用,客户才真正获益。”
夏知遥也微微点头,手指敲击笔帽的动作慢慢停下,重新翻开资料:“那我们就按照三模块推进,先把合作边界画出来。”
会议桌一端的官员一直在静静看着,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才是第二轮要的态度,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强强联合,而不是各自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