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6/6页)
错过了沈家大公子,那就只能继续盯着自家大侄子了。
然而裴景翊神色不改,淡定拒绝:“我还要照顾我夫人,分身乏术,小姑还是另请高明吧。”
裴玉珍急了,“怀舟和他媳妇儿都能领着阿芝,你们带上兰猗怎么就不行了?兰猗又不是小孩子了,她还能比阿芝更难带?”
“正因为表妹不是小孩子了,侄儿更要避嫌。”
裴景翊直言开口,几乎是挑破了裴玉珍的小心思。
他当众揽过燕宜的肩膀,像是宣告,更像是占有。
“在我心里,我夫人的感受才是第一位的。”
说完便不再看她们,挽着燕宜出了门。
裴玉珍气得跺脚,回头向裴显告状:“大哥!你看看你的好儿子,没有一个把我放在眼里的,我还是不是你妹妹了?是不是他们的长辈了?”
裴显抽抽嘴角,脸色很不好,“你还知道自己是长辈啊?那就做出个长辈的样子,别一天天不知所谓的,只会惹人厌烦。”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两个儿媳妇进门敬茶那天,是裴玉珍向太夫人吹的风,非要把清河郡主的牌位从祠堂请出来,给儿媳妇难看,也给孟婉茵难看。
裴显也是不明白了,就因为他们不答应让裴景翊娶董兰猗,裴玉珍就在侯府作天作地,不盼着全家好了?
他心疼妹妹年轻丧夫,让她带着两个女儿回来一住就是十年,怎么还养出一个搅家精来?
裴玉珍从未听裴显说过这么重的话,一时愣住,“大哥,你……”
“舅舅别说了,都是我的错,我整个人都是错的,我就不该出生,不该存在……”
董兰猗说完哭着跑了出去。
“兰猗!”
裴玉珍也追了出去,出门时怨恨地瞪了裴显一眼。
包厢里只剩下孟婉茵和裴显,她不放心地问:“要不要派人出去跟着她们?”
今天这么热闹,下面人山人海的,谁知道会不会有歹人和拐子藏在里面。
裴玉珍也就罢了,董兰猗还是个妙龄姑娘,正是好下手的对象。
裴显再生气也不能拿外甥女的安危不当回事,点点头,让几个仆妇和随从都跟过去了。
孟婉茵给他倒了杯茶,“侯爷息怒,喝口水消消气。”
裴显嗯了一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起身走到窗前,又对孟婉茵招招手。
“过来,这里看得清楚。”
……
楼下,两对小夫妻带着阿芝,勉强挤在路边一处还算宽敞的地方。
锣鼓声震天响,由远及近而来,伴随着街边百姓的欢呼声,观音法会正式拉开帷幕。
咚咚,咚……
开路鼓手高高扬起鼓槌,敲响绘有雷纹的牛皮大鼓,节奏由缓到急,直至高潮。
人声齐喝:“噫!——吁!”
喧闹的街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四大护法巡游而来。
先锋是韦陀护法,手持金刚杵,脚踏八步罡,青年面相端庄,法相威严,走在最前方开道。
接着是头戴獠牙面具的金刚力士,怒目圆睁,威慑四方。赤膊上涂满金粉,肌肉绷紧,似有扛鼎之力。
散脂大将携二十八部众迤逦而来,手持狼牙棒、锁魂链等法器,上系铜铃,行走间叮当作响,和着鼓声有空灵之感,仿佛真如天外纶音。
走在最后面的是阎罗审判仪仗,阎摩罗王身乘黑轿,两侧随从手持判官笔与善恶簿,面无表情,令人望之生畏。
黑白无常头戴高帽,手持锁链,捧着一本巨大的,桐木制成的善恶簿,上面版绘的因果轮回小故事,更有十八层地狱变相图,各种刑罚惨状令人瞠目,不敢直视。
咚咚!
鼓点像是信号,车轿忽然停了下来,黑面黑髥的阎罗王环顾四周,忽然一指靠在沈令月身边的阿芝。
“小姑娘,敢不敢回答本王一个问题?”
作者有话说:①“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东京梦华录》
丰乐楼原型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樊楼啦,主要是我搜了下资料,明朝商业其实不如北宋自由发达,也没有出现什么比较有名气的大酒楼,一般都是官办的,所以咱们就架空杂糅一下[狗头]
法会仪式也是我东拼西凑编出来的,大家看个热闹就好[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