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3/4页)
她打了个响指,“不如这样,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对《玉堂钗》的感想和评论写下来,差人送到国子监后巷的琅嬛馆,我们收集到一定数目的文章,就会集结刊印成册,公开发售。到时候你们可以买回家仔细阅看其他人的观点,若是想要写文应和,或是下笔反驳,还可以继续写出新文章,再送到琅嬛馆……”
在场的小姐夫人都是饱读诗书,不然也不会凑在一块讨论剧情,她们一下子就听懂了沈令月的意思,面面相觑,反而有些不敢相信。
有人试探发问:“我听说国子监和白鹿书院都会把学子们的优秀文章抄录刊印,供其他同窗和读书人观摩。沈夫人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女子的随笔感想,也可以做成书册让人看到吗?”
“当然!”沈令月肯定地点头,“虽然我们不能科考,不用写那些骈四俪六的华丽文章,但只要是真情流露而为,一样也有讨论分享的价值。”
这时候她还不忘给琅嬛馆打广告,“我知道各位当中有不少才媛,文心慧质不输男儿,若是想自己出版诗集文集的,欢迎选择我们琅嬛馆,提我名字有优惠哦。”
这个重磅消息一出,大家果然都忘了互相争辩,开始冥思苦想,自己该写一篇什么主题的文章,才有机会被刊印到合集中。
更有心急的一把抓住侯府的丫鬟:“快给我拿一套纸笔,再不写下来我就要忘了。”
有她带头,还有几位小姐也纷纷表示要现场撰文。
原本热闹不休的水榭,一下子安静下来,仿佛误入了什么乡试考场。
还有那种平日里互相别苗头的小姐妹,此刻更是铆足了劲儿,要在写文章上压对方一头。
董兰猗没想到沈令月会用这种办法解决她们的争吵,扯了下她的衣袖小声问:“二表嫂,这样能行吗?会不会让琅嬛馆赔钱啊……”
沈令月把她拉到角落里小声解释:“印书的成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持《玉堂钗》的讨论度啊。”
表妹写书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谢姑娘的故事明显是要连载下去的大长篇。
只要大家一直对剧情有讨论欲,哪怕是互相写文章吵架,也是维持热度的手段。
不然后世那些明星艺人为什么动不动上热搜,正炒反炒黑红也是红?
沈令月摸着下巴嘿嘿笑,没有微X抖X小红X,那她们就自己造一个吵(讨)架(论)的平台好了。
……
解决完水榭风波,很快就到了开席的时辰。
赵岚和沈元嘉今日也应邀而来,母女俩许久未见,坐在一处闲话家常。
沈元嘉手里也拿着一本新出的《玉堂钗》,笑道:“现在出门做客,若是不了解谢姑娘的故事,都插不上话呢。”
正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赵岚勾了下唇角,“你小妹就是个爱折腾的,就连明安和文鸢都被她拉去充场面,为了裴家这位表姑娘,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现在《玉堂钗》火爆到什么地步呢,就连沈杭都差人去买了一本,看完一脸不屑表示这都是些脂粉笔墨,纯属小女子玩乐之作。
一边又在饭桌上酸溜溜跟沈明安抱怨:“你和月儿是不是忘了家里还有我这个侍郎的爹?怎么没想过找我写序……”
赵岚差点被他恶心饱了,放下筷子阴阳了一句:“老爷是觉得自己比姜探花更好卖吗?”
沈杭:……肤浅!
……
沈元嘉:“我看侯府太夫人对这个外孙女颇为喜爱,经此一遭,不但董姑娘将来婚事能顺遂,小妹对裴家也是立了大功了。”
赵岚没忍住嘟囔一句:“她要是能早点给我添个外孙,那才是为裴家立功呢。”
沈元嘉面色一黯,低下头不说话了。
赵岚说完才反应过来,暗暗埋怨自己,“嘉儿,我不是说你,你和月儿的情况还是不一样……”
沈元嘉勉强挤出个笑脸:“我明白,至少我已经有蘅姐儿了。母亲有所不知,自从她进了云韶女学,整个人就越发明理懂事起来,还敢为了我顶撞她祖母呢。”
赵岚也好久没见到外孙女了,连忙转移话题,询问起来。
一边聊着天,沈元嘉抬头往四周望了一眼,疑惑道:“快开席了,小妹怎么还没入座?”
赵岚随意扫过去,“这丫头鬼灵精怪的,肯定又琢磨出什么新奇玩意……”
话音刚落,就见沈令月和燕宜一起推着一辆带滚轮的小车走进来,上面摆了一个三层高的奇怪点心,最上面是一个颤巍巍的粉色大寿桃,看起来质地轻盈,松软如云,离得近的还能闻到上面散发出来的浓郁甜香。
坐在上方的太夫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全部目光,忍不住问:“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