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您这针法真是化腐朽为神……(第3/4页)

不过大家都很懂规矩,并未出声。既如此,高公明也没有不让他们看,偶尔心情好了还会讲解一二。

几位医生在咬耳朵:

“这已经是第八次针灸了吧?”

“对。前两次,病人的踝关节就出现了一个很明确的背屈动作,自主活动。”

“那很牛逼了,这么短时间。”

“是啊,所以我们主任打算今天给她用站立床。”

“好了,要开始了。”

所有人立刻收声,开始认真看过去。

高公明手法沉稳,金针在他指间仿佛有了灵性,精准地刺入陈李芳腰骶及下肢的关键穴位。他一边运针,一边低声询问陈李芳腿部及足部的感觉,时而轻捻慢提以激发经气,时而辅以温热的艾绒悬灸于特定穴位温通经脉。

整个治疗室内,除了艾烟袅袅升起的细微声响和他偶尔的低声讲解,一片肃静。

今天的治疗似乎格外顺利,陈李芳反馈下肢的感觉比以往更清晰,甚至能隐约感受到艾灸带来的温热在经络中流动的路径。高公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针灸结束,他仔细收针。

“好了,”高公明对一旁的康复治疗师示意,“今日气机通畅,经络响应不错。”

康复科主任和几位治疗师闻言,眼中都亮起了期待的光芒:“那咱们今天就上站立床。”

陈李芳本来只是由一个普通的康复治疗师负责,但这几次已经变成主任全盘接手了。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熟练地将陈李芳转移到站立床旁。这是她第一次正式进行站立训练。

“陈姐,别紧张,我们慢慢来。我们先从15度开始,感觉一下。” 一位治疗师轻声安抚着。

随着控制按钮被按下,站立床开始缓缓抬升角度。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陈李芳身上,尤其是她的血压、心率和面部表情。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瘫痪患者,初次站立最大的风险之一是体位性低血压。

站立床角度调到了30度,陈李芳反应正常。

主任沉吟一下:“调到45度。”

陈李芳反应依然正常。

所有人都兴奋地互看了一眼,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主任咬咬牙:“尝试一下60度。”

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起始角度了。治疗师都捏了一把汗,以极慢极慢的速度将站立床的角度往上再提了提。

然而,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陈李芳除了面色微微泛红,呼吸稍显急促外,竟然都挺正常的。

主任立刻问:“有没有出现任何头晕、恶心、出冷汗?”

陈李芳摇摇头:“好像没有……”

在一旁监测的治疗师也立刻说:“血压正常。心率略有波动,但在安全范围内!”

“太棒了!”

“陈姐,感觉怎么样?” 负责监护的治疗师难掩兴奋地问道。

“还,还好!就是腿有点发沉,有点……站着的奇怪感觉,但头不晕!” 陈李芳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新奇和激动。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被支撑着“站”了起来,一种久违的、对抗地心引力的体验。

“非常好!保持住!” 康复科主任忍不住出声鼓励,他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他从业多年,深知对于陈李芳这样病程不算太短数月的下肢瘫痪患者来说,第一次上站立床就能耐受接近60度的角度且无明显不适,这进度简直是坐火箭!

旁边围观的几位医生也在低声惊叹:

“我的天,第一次站就能到60度?这适应性也太强了!”

“是啊,我记得上周收的那个类似情况的,第一次站30度就晕得不行了。”

“看来高大夫的针灸不只是刺激了运动神经,连自主神经功能都改善了很多!这效果……” 这位医生摇摇头,看向高公明的眼神充满了激动。

高公明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地观察着陈李芳的状态,对康复团队的惊叹并未表现出意外。这个效果比他最初设想的要好,但他不觉得完全是自己的功劳,在古代的时候他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但那时候没有康复学科,也没有这么多的辅助仪器,效果很一般。而且现在还有张神医的汤药在保着她不出现并发症。

几管齐下,才能有如今的成绩。

治疗师们小心翼翼地将站立床角度缓缓降回。

解开束缚后,陈李芳虽然双腿无力,需要搀扶坐回轮椅,但脸上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和希望,眼里都已经盈满了泪水。仅仅是体验了一次站立,对她而言已是巨大的鼓舞。

康复科主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他再也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态度极为诚恳,甚至带着一丝恳求:“高大夫!您这针法……真是化腐朽为神奇!我有一个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