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员工小区(第4/5页)

话题很快又绕了回来:“是不是真分配房子?”

恰好这时候赵思敏走过,立刻被认识的叔伯们给拉住:“哎,思敏,你们真要分房子了?”

赵思敏无奈地笑了笑。

清河古镇的员工小区这几天发售,这个消息在整个安平县都传遍了,街头巷尾全是讨论这个的,有艳羡的有后悔的还有兴高采烈的,讨论得如火如荼。

她不得不又一次解释:“不是啦,杨叔,不是直接分,我们也是要出钱的,不过公司也没加价,就是按照成本价卖,比外面的便宜就是了。”

前两天已经出了员工认购条例,首先要满一年的员工才能申购。然后根据不同的员工登记有不同的折扣。购买五年内产权由公司与员工共同持有,五年后可以自由转让。

清河市经济好,市区房子从□□千到两万不等,安平县虽然偏远,但房价也不便宜,要五千左右一平,而按照她的员工等级折扣来看的话,她买下一套房子只需要三千一平,一套一百平的房子也不过二十多万。这纯粹就是员工福利,所以赵思敏虽然家里不缺房子住也打算了要买。

她早就去看过了员工小区的设计方案,很漂亮,品质也是按照最好的来,买了不亏。

听了她的说法之后,大家才明白。

“这也很好啊!比市场价便宜了那么多!”先前问话的杨叔瞪大了眼睛,掰着手指头算,“乖乖,这一下子就省了十几二十万啊!这福利,比发年终奖还实在!”

旁边一位嗑瓜子的大婶把瓜子皮一吐,啧啧称奇:“谁说不是呢!现在年轻人结婚哪个不愁房子?思敏你们这工作,不光挣钱,连安家的大事都快给解决了!真是羡慕死个人哟!”

另一位穿着工装、像是刚下班的中年男人叹了口气,脸上是实实在在的后悔:“我闺女去年也去应聘了,不过她觉得县里面没什么前途跑市里上班去了。现在看看……唉,真该再劝劝她的,这哪是工作,简直是抱了个金饭碗!”

“就是就是,”又有人附和,“听说里面干得好的,像思敏这样的,还能分到更好的位置?是不是还有别墅?”

赵思敏连忙摆手:“别墅数量少,按条件算下来只有高管才能认购,而且也是要自己掏钱买的。”

别墅区早就被提前定了,而且论员工等级她还排不上,不然她肯定找她爸借点钱来搞套别墅住住,多爽!

周围响起了一片惊叹和羡慕的嗡嗡声。

“了不得,了不得!这清河古镇真是了不得!”

“想想以前咱安平县啥样?现在可真是大变样了!”

“路总大气啊!真是带着咱们安平发财!”

“以后谁家孩子能进清河古镇工作,说出去都有面子!比考体制也不差了!”

赵思敏听着周围七嘴八舌的议论,看着叔伯阿姨们脸上毫不掩饰的羡慕和赞叹,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一种自豪感。她不仅仅是这份福利的受益者,更是清河古镇从无到有、日益壮大的亲历者和建设者之一。

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甚至比省下买房钱更让她感到开心和踏实。

除了赵思敏之外,买房的消息也在清河古镇的员工里面掀起了轩然大波。没满半年的员工在懊恼,而满了半年的员工也有少数还在纠结要不要买,毕竟不是所有人是本地人。而更多的员工已经准备好了钱,只等着开盘认购。

还有些员工是去年毕业就来了清河古镇,因为家境困难,一年下来也没存下什么钱,虽然有了认购的资格但钱不够,本来想要黯然放弃。

这其中就包括在文创部门工作的女孩小柳。

她来自邻省一个偏僻的农村,是家里供出来的大学生。去年一毕业就来到了刚刚开业的清河古镇,工作勤勤恳恳,性格也温和,很受同事喜欢。

小柳也想要买房,但手上资金不够。

“怎么会不够?”同事讶异问,“咱们公司包吃包住,根本不用花什么钱,而且你平时也没有大手大脚啊。”

另外一位办公室大姐拧起眉:“你又给你家里寄钱了?”

小柳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嗯,我妈说弟弟谈对象了,女方家要求在市里买房……我给了他们五万块。”

她每个月工资大半都寄回了家,自己只留很少的生活费,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积蓄。这次买房,她原本想着跟家里商量,能不能少寄几个月,先把首付凑上,结果反而被家里催着要了更多。

“你怎么这么傻啊!”同事又是气又是心疼,“你那弟弟有手有脚,买房凭什么全靠你?你自己也得为自己打算啊!”

“就是,”大姐拉住小柳的手,“小柳,这次机会太难得了,几乎是半买半送,错过真的太可惜了!而且,你这样的情况,才更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小点儿都没关系。钱不够我们先借你点?大家凑凑,先把首付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