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拍卖会(三)(第4/5页)
他比划了一个手势,引来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乖乖,这……这手艺真能这么值钱?”
大家都不是初来乍到的人了,知道四十万对于现在一个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一年的工资都还没十万呢!而且,又不是一年只做一件东西。
“看来里正说得对!只要咱们把手艺练到顶尖,清河木作这块牌子立住了,咱们就都有奔头!”之前还有些失落的向二郎此刻满脸通红,握着拳,眼里燃着熊熊的火焰,“我回去就磨我的刨子去!”
李木匠本人站在屏幕前,听着最终的落槌价,身体微微晃了晃,连忙扶住旁边的椅子才站稳。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只觉得喉咙发紧,最终只是重重地、反复地搓着自己那双布满老茧和疤痕的手,有些恍惚。
好啊,四十万!
四十万啊……
他没什么亲人,就爱钱,钱能带给他很大的安全感。之前在明末乱世的时候,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着,但后来战争起了,物价飙升,他攒下的这些钱好像也没什么用处了。
一夜之间成为泡影。
而现在,他知道自己忽然得到了一大笔钱,高兴当然是高兴的,却不如想象中狂喜。
李木匠恍惚想,可能是因为现在日子过得踏实了,他已经没那么爱钱了。
不过,四十万……李木匠咧开嘴笑了起来。
有钱终究还是好的!
这件铁力木冰裂纹棂格柜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尚未登场的那两件压轴之作——向明师傅的四出头官帽椅,以及向齐师傅那张紫檀画案。
但在它们出场之前,还有几件家具要拍。而那件宋朝的琴几一下子就突破了李木匠的最高价。
毕竟,这是古董。
它的起拍价格就是八十万,然后一下子就飙升到了一百多万。有好几位藏家都对其势在必得,其中刘总的态度尤为坚决。
拍卖行老板对路晓琪说:“这是因为宋朝的家具其实存世的不多,所以这个琴几还算是比较特别的。”
路晓琪懵懂点了点头。她第一次旁观这样的拍卖会,其实也很兴奋。
她看着琴几的价格迅速突破百万大关,随后在一百五十万至一百八十万之间,陷入了刘总与另一位电话委托的拉锯战。
每次加价,刘总都毫不犹豫,眼神专注,仿佛志在必得。最终,当价格被推至两百二十万时,那位电话委托放弃了竞争。
“两百二十万元第一次……还有没有人想要出价?”
在二楼的包厢里,路晓琪看着楼下尘埃落定的竞价,拿出手机,给没来参加拍卖会的苏隽发了条信息:【那张宋代的琴几你之前不是说不错吗?】
她还以为苏隽会出价。
毕竟这是和他同时代的东西,会不会有“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当然,泪汪汪肯定是不行了……
苏隽秒回:【还过得去,不过放在以前也算不得什么,所以,不足为奇。】
它的稀缺对他而言恰恰是最不在意的。
“两百二十万元第二次……”
路晓琪:【明白了。】
她于是也放下了心思。
“两百二十万元第三次……成交!”
“啪!”拍卖槌敲下的声音。
“恭喜37号藏家竞得这件宋代琴几!”
刘总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且满意的笑容。他与苏隽先前那番关于宋人风骨与家具神韵的交谈,让他觉得与这张琴几有了一种特殊的缘分,能够成功拍下,心中志得意满。
路晓琪见拍卖行老板显然也很高兴的样子,有些好奇的低声询问他:“我记得存世的宋代家具非常稀少,这张琴几怎么两百二十万就落槌了?”
虽然也不便宜,但总觉得比预想的要低一些。
要知道,那些明代的精品家具有拍到上千万的。宋朝的不是应该比明朝的更贵吗?
拍卖行老板凑近些,低声解释:“路总您有所不知,宋代家具确实存世极少。不过这张琴几,一来所用木料并非紫檀、黄花梨这样的名贵材质,二来,您看它的边角处有少许修补痕迹,品相算不上完美无缺。能拍出两百二十万,已经远超我们最初的估价,我非常满意了。”
路晓琪这才了然地点点头。拍卖场上的价格,果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精确体现。
几轮之后,很快,田思就用带着兴奋的语气宣布:
“接下来,我们要拍卖的是本场木韵华章第十六件拍品,来自清河古镇木作工坊,向齐大师傅的作品——紫檀木嵌瘿木面心画案!”
当这张画案出现在全息投影中时,整个拍卖大厅内的气氛忽然一下子就安静了几分。
这件作为压轴,其实起拍价格并不像那张宋代琴几那样高,但这是清河木作最顶尖的两位大师傅所作。如果它们能够拍出高价,那说明清河木作真的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