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不配(三合一)……(第2/7页)

而这些人都在对宋芬芳这么客气。

宋芬芳到底是什么身份?

面对李镇长和刘科长的客气,宋芬芳摆手,“只是我私事,你们不用过来的。”

说完这话,她便从头边走,她甚至没让胡奶奶和孟队长他们给自己带路。

回家的这条路,宋芬芳比谁都记得。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面,她也曾梦到过无数遍。

见宋芬芳离开了,后面的李镇长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们这是要过去吗?”

牛主任人微言轻,却难得说了一句正理,“领导,我们一起跟着呗,万一不长眼的人要为难宋教授,我们人多力量大,多少还能帮一下宋教授。”

这话在理。

李镇长赞赏地看了一眼他,“牛主任,你很不错。”

牛主任嘿嘿笑,示意孟队长在前面带路,“记得,不要超过宋教授了。”

孟队长嗳了一声,跟在宋芬芳的后面,他默默的咀嚼宋教授这三个字。

娘的。

真好听。

不过,宋芬芳这次回来是干啥的?

总不能去找孟百川和孟莺莺吧,这两人死的死,走的走,现在宋芬芳要是来了。

连毛都看不到一个。

赵家。

这是赵月如嫁给周劲松的第三天,今天周劲松陪她三天回门,她先回了一趟城里的家。

赵父和赵母换了下放的地方,据说是要下方到黑省的林场去。

这也算是他们一家人见的最后一面。

赵月如从城里回来后,便和周劲松去了一趟孟家,她给的理由也很简单,“周劲松,我是从孟家出嫁的,孟家就是我的第二个娘家,莺莺虽然不在了,但是三叔还在。”

“我们提着红糖和烟酒,去看看孟三叔。”

周劲松结婚前就听赵月如的,结婚后,他自然还是听赵月如的。

所以,他给的回复也很简单,“都听你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赵家还有其他人听着,见大家看过来,赵月如有些不好意思,还伸手去拧了下周劲松的胳膊。

周劲松乐意被拧,转头戴着白纱布,就那样从桌子上准确无误的,提了两瓶酒,一袋红糖进去。

至于烟,是限购的物资,他们只准备了两包。

算是聊表心意。

“走吧。”

周劲松哪怕是个瞎子,他也没让赵月如来提东西,赵月如在前面给他当眼睛,牵着他走路。

他们一出去。

周家大嫂就撇嘴,“妈,你也不管管老四他们,才刚结婚就这样挥霍,还孟家也是她娘家人,她赵月如的娘家人不是在城里吗?”

“哪里有三天回门回两个娘家的,这得花多少钱?”

周母便是当初亲自上了赵家的门,想把赵月如这个资本家小姐,说给她小儿子的那人。

她那个时候想的是小儿子瞎了,万一瞎一辈子,总不能连个香火都没留下。

那她家老四将来老了,也太可怜了。

只是,老四没瞎之前是战斗英雄,是当兵的,很好说亲,但是自从老四瞎了以后,以前那些有说亲意向的人家,都不愿意了。

周母这才把主意打在,城里的赵家人身上。

她这人虽然不识字,但是脑子却是拎得清的。

面对大儿媳妇的挑拨时,周母只是安安静静纳鞋底,“老四陪着他媳妇回门,不管他们回几次,那也是老四媳妇自己的钱。”

“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四当兵的钱全部都拿去治眼睛了。”

“你要是眼馋老四媳妇回两次门,你也可以准备一些回门礼,在回一次就是了。”

顿了顿,她还补充了一句,“我这个老婆子绝对不会多说一句。”

这话说的,赵家大儿媳妇脸色顿时绿了去,嗫嚅了半天来才来了一句,“我哪里有钱再回门去。”

“那不就是了,没钱你就闭嘴。”

外面。

赵月如和周劲松还没走远呢,出来后,周劲松的鞋带散了,他眼睛看不见,赵月如便蹲下来给他系鞋带。

哪里料到听到屋内这么一阵话。

周劲松耳目灵敏,他自然也听到了,还有些担心赵月如生气。

却没想到,赵月如给他系好鞋带后,便笑着说,“妈,真是个明白人。”

声音不高不低,却足够让屋内的人都听到。

不止如此,她还冲院子内喊了一声,“妈,上午我回娘家的时候,还带周劲松去医院做了检查,换了药,一共花了十九块八。”

“这钱公中出不出呀?”

院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赵月如又自言自语,“既然公中不出,那我就花自己嫁妆给周劲松看病了啊。”

其实不然。

她和周劲松结婚当晚,周劲松递给了她一个存折,竟然有八百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