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复刻绝版舞蹈杜鹃山,……(第3/4页)

“就是,而且这个名字,往年也没听过,也不是首都的天才。”

“我知道她,好像是从哈市文工团那边走后门,才进来的。”

这话一落,现场瞬间轰然一笑,“一个走后门进来的人,还想跳绝版的杜鹃山,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声音不小,首都歌舞团这边的人就算是想听不到也难。

韩明冰的脸色难看,想要上去理论,却被孟莺莺给按了下来,“不必。”

“跳的好不好,上了舞台就知道了。”

“我要是跳的好,一会他们就会闭嘴。”

韩明冰一想也是,她冲着那群人冷笑一声,“等着我家莺莺一会上台,亮瞎你们的狗眼!”

这话一落,没人相信。

孟莺莺也不理他们,她脱掉身上的军大衣,只穿了一套薄薄的舞蹈服,凉气瞬间扑面而来,她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也跟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深吸一口气,无惧天气的严寒,就那样侧身走出了观众席,沿着中间的窄路,一步步往舞台的后方走去。

“她就是孟莺莺?”

“我瞧着她这身材比例好好啊,完全就是三长一短。”

“嗯,光瞧着身材一看就是跳舞的高手。”

“不过,她不是小地方出来的吗?有没有真功夫,一会她上台了才知道。”

孟莺莺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她面色不变,每一步都走的极稳,一直上了台阶后,她走到红色的幕布后面。

安静地等待着外面的音乐节奏。

寒风和冷气灌在身上,这也让孟莺莺的脑子里面前所未有的冷静下来,她仰头看着那从天而降的红色侧幕。

她只有一个念头。

她想赢。

想漂漂亮亮的赢。

就这么简单。

伴随着外面彻底安静下来,音乐前奏也慢慢落下。

连带着礼堂穹顶的灯,也跟着啪的熄灭。

只剩一道浅浅的微光,从红色幕布缝隙透了进来,就那样斜斜的劈开了舞台。

如同一九三零年杜鹃山上的刀锋,将黑暗彻底劈成两半。

安静过后,乐队里面的手风琴师,最先低音响起三个拍子,每拍都踩在节奏上。

咚——哒

咚——哒

咚——哒

好似杜鹃山上的闷雷,滚过碎石,滚过枪管,滚过女战士磨破的草鞋底。

孟莺莺就是在第三拍哒的余烬里出场。

她没穿传统芭蕾舞纱裙,而是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腰间扎牛皮武装带,左臂缠着一圈红绸。

那红绸虽然不到一尺,却红的像整座山的杜鹃一次全部开完啊。

她没有穿舞鞋,而是赤脚,脚心沾着先前排练留下的松香,像是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霜。

雪白细腻。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是极致的死寂一样,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看着孟莺莺。

好似通过孟莺莺看到了当年,在杜鹃山上走过的女战士。

孟莺莺立在原地,双脚并拢,先是朝着在场的观众和评委敬了一个礼。

下一瞬间,手风琴声便跟着响起,没有节拍,只有嘶的气声,好似被拉断的肺管一样,场面瞬间肃穆起来。

孟莺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气里带着舞台常年积尘的铁锈味。

那口气顺着喉咙往下,如同一根冰丝一样,也吊着了她的心脏,不让她提前跳出来。

穹顶灯啪地亮了,只有一束,圆的如满月,落在舞台正中间的位置。

其余地方都是黑,黑到甚至能让她听见自己的睫毛在抖。

孟莺莺从侧幕外面走出来,一步,就一步,恰到好处的踏进那一束光里。

她左脚先落下半只脚尖,好像把一根针轻轻插进木头一样,右脚拖在后面,脚背绷成一条直线,膝盖贴着左腿内侧,体态几乎完美的地步。

这是她小时候,在文工团学的贴山站,也是游击队夜里埋伏,最怕膝盖打颤,所以得必须夹紧。

孟莺莺背对观众,肩背纤细单薄。

第一动,就这么简单的一站。

可全场已经没人敢咳嗽。

“她的动作好标准。”

“嗯,我看到了,甚至我感觉光这个开头,要比胶片上面的张海梅老师,还要扎实几分。”

“这话你怕是高看了,刚开始呢,往后接着看。”

台上孟莺莺终于动了,她踩着密集的鼓声,单腿后射足足有九十度,平直如一枪杆。

另外一条腿深蹲到脚贴臀,射雁蹲后紧接着便是迎风展,却在鼓声落下的下一秒突然收肋。

整个人折成一座反弓桥。

后脑勺贴地。

这并不是古典芭蕾的桥,而是山区游击队员夜行时,贴地听声音的反耳弓啊。

观众席里是嘶地抽冷气的声音。

“反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