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离别(第2/4页)
“等马志刚回来跟你说,每个单位部门都不一样。”高明看陈蕴。
陈蕴立刻心领神会,站起来跟着他和李护国进了屋。
“软秋呢?”李护国进屋没看见妻子的影子,眉心皱得更紧:“还没回来?”
“在隔壁,早回来了!”
“那我去叫她。”
自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实施后,三线厂开始频繁调整经营策略,有时候两个月就就会发生一次颠覆以往的改变。
职工医院自从分出厂子管理后陈蕴已经不能算红日机械厂职工,所以大多情况都只能通过高明才知晓。
年前最大的一次改动是关于取消物资配给制度,至此之后大家买东西只用钱不再要票。
加上国家鼓励个人经营,这两年厂子里有许多职工家属做起了小买卖,各家很少再出现每个月只能吃一次肉的窘况。
很快软秋睡眼惺忪地被叫来了高家。
“怎么啦?”陈蕴问。
高明示意李护国先说。
李护国先叹了口气,才接着开口:“保卫科要裁撤三分之二的人,要么是转移到其他岗位,要么是给笔赔偿返回户籍地……”
省公安厅下发了份文件到全省各个工厂,保卫科没有抓人更没有惩罚权利,此做法严重伤害了法律的公正性。
所以要求各厂对保卫科进行整改,以后除了保护工厂极其职工安全外,不得对任何人进行抓捕等行为。
红日机械厂经由厂子内部开会决定后将保卫科改为安保部,以后只负责日常巡逻以及工厂安全。
“工作范围缩小,人员也相应要缩小。”李护国又是狠狠叹气:“保卫科六十七人,只留下十二人……”
“那你呢?”软秋焦急忙问。
“我留下了,不过副科长……”李护国摇摇头,意思不言而喻。
科改成安保部,归厂子直接管理,科长和副科长自然不复存在。
陈蕴皱眉,又看向高明。
高明叹气接着开口:“运输队人员没动,但是车队的车要减少五辆……下次肯定也会面临减人问题。”
不用再上物资保障vb大吃一团局拉物资,运输队的重要性自然而然逐步减小。
从职工不再找运输队帮忙带东西开始,运输队基本没有外在油水,大家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
“我觉得减少车辆不仅是因为不拉物资的原因。”陈蕴转头看向软秋:“你在财务部,应该最清楚厂子里的盈亏情况。”
软秋苦笑出声:“厂子从去年开始已经出现亏损状况,我猜减少车辆应该还是要想办法填补窟窿吧。”
以前三线厂有国家扶持,后来改革开放开放外资企业进入,对于国内某些只知原地踏步的厂子来说是致命冲击。
红日机械厂所制造的零件不属于必需品,更不是高精尖产品,很容易出现被取代的情况。
“……”
“高明你怎么想!”李护国咬紧嘴唇又忽地放开,几乎是习惯使然般看向好友。
高明顿了顿,只说:“让我想一晚上。”
“……”
四人都不约而同第安静下来。
夜色渐深,窗外此起彼伏的知了叫声充斥着厂子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这样的知了叫声入睡陈蕴已经过了快六个年头。
陈蕴跟父母说完事后关门进入卧室,立即就看到高念安想把白天捉的蟋蟀抱到床上。
“高念安。”
“把罐子放外边去,爸给你讲故事。”高明拍拍身边的位置,让女儿在听故事还是挨打中选择:“要是再不来的话今晚你就只能睡小床啰!”
去年高念安听小伙伴说单独睡一张床,回来也非要有自己的小床。
高明疼女儿疼得相当没有原则,二话没说就买了木材回来亲手做了张小床。
陈树还给床栏雕刻了各种花纹,涂上色彩艳丽的各种植物汁水,角落便里多了张花里胡哨的小床。
可没睡两天高念安就嚷嚷着要回大床睡,小床如今已经变成了堆各种破烂玩具的地方。
“我不睡小床。”
高念安打开纱窗,直接连着罐子一起丢进后院,而后一骨碌地滚上了陈蕴的枕头。
父女俩嘻嘻哈哈笑闹起来。
高明比陈蕴会哄孩子,父女俩开开心心地靠在一起说笑,陈蕴就有空看看书或者是写写工作报告。
不知不觉间,高明的声音越来越轻。
陈蕴就知道该合上书本,到了夫妻俩聊几句的时间。
转身把高念安抱到身边盖好被子,再把隔绝寒气的垫子塞到被窝和墙壁中间。
“你和李护国是不是私下商量什么事呢?”
陈蕴解开发绳披散长发,习惯性地钻进高明怀里,闷声闷气地开口询问。
高明胳膊用力,将人卷到脖颈边,下巴抵上陈蕴头顶上:“还记得马翠芬去年寒假回来说的那件事吗?”